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上市新规显威 多家企业主动-撤单-IPO终止
【投资者】上市新规显威 多家企业主动-撤单-IPO终止
浏览次数:【447】  发布日期:2024-6-26 13:07:20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投资者】 【2024】 【永泰能源】 【IPO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近期,沪深交易所IPO迎来一波“撤单”小高潮。据统计,截至6月25日,6月以来已经有82家公司主动“撤单”,IPO审核状态更改为“终止”。记者了解到,其中个别公司IPO已过会,未等到注册生效,便仓促撤单。而更多公司则未过会,处于审核问询状态。

  从已公开的问询情况来看,企业经营业绩的稳定性、是否符合板块定位等诸多问题是IPO审核关注的焦点,其中不乏有公司可能因达不到IPO新规的上市门槛而提前离场。

  82家公司IPO扎堆“撤单”

  数据显示,6月以来,沪深两大交易所已经有82家公司主动“撤单”,IPO终止。从行业来看,制造业公司占相当高,多家公司来自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从企业类型来看,八成以上是民营企业。从IPO审核时间来看,有公司自受理到撤单,IPO进程超过两年;时间较短的企业,申报IPO不到半年,即迅速离场。

  记者了解到,“弃考”的企业中有少数是IPO已过会企业。就深交所“考场”来看,美科科技、小伦智造、浙江雅虎3家公司IPO均已在2023年上半年过会,但时隔近一年,3家公司却迟迟未完成注册,纷纷于近期“弃考”IPO。

  记者进一步分析问询情况发现,三家公司均申报创业板上市,且家族色彩较浓,其研发投入技术先进性等方面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和公司治理问题受到审核关注。

  其中,美科科技存在较多实际控制人亲属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在公司任职、控制或担任高管的企业较多的情形,公司内控和治理问题受到关注。公司对部分客户较为依赖,对主要经销商客户销售规模占比超9成,对第壹大客户销售规模占比超6成。另外,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净收入均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但2022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净收入、毛利率等指标均同比下降,呈放缓态势。

  从股权结构来看,小伦智造的家族企业色彩较浓,一家三口合计控制公司86.66%股权,实控人之一为澳大利亚国籍,因曾经历屡次股权变动,涉及境外投资、被深交所问询。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较低,且公司的发明专利取得时间均为2014年及以前,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在两轮问询中均受到交易所疑问。另外,公司IPO前分红情况也备受关注。

  同样,浙江雅虎也是一家三口合计控制公司93.44%表决权。公司取得发明专利13项,但取得时间均在2016年前,研发费用投入占营业收入成本较低且呈下降趋势。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收入先增后降,存在一定波动,且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向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80%。

  板块定位及业绩波动成问询焦点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申报创业板、科创板的企业,其板块定位、创新成长性等被交易所紧盯。

  从板块定位来看,创业板强调“三创四新”定位。从IPO问询情况可以发现,多家公司的技术先进性、研发投入、核心竞争力等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的问题被交易所重点关注,如前述小伦智造、浙江雅虎等公司因发明专利取得时间早、研发费用投入占比低且呈下降趋势被市场疑问。

  再如杭州宇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宇谷科技”),作为一家“为外卖骑手换电池”的主要提供电动两轮车充换电设备和服务的企业,其技术创新性被深交所追问。

  而业绩题则是IPO绕不过的“必考题”。根据IPO新规,创业板第壹套上市标准修订为“最近两年净收入均为正,累计净收入很多于1亿元人民币,且最近一年净收入很多于6000万元”。根据规定,未过会的企业根据新规进行审核。

  从目前“撤单”情况来看,部分公司或因最新一期业绩未达新规门槛而“望而生畏”。

  具体来看,天元航材(营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元航材”)招股书显示,公司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和2023年1-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5239.04万元、26964.24万元、43652.30万元和18169.52万元;净收入分别为1655.90万元、5867.17万元、11064.91万元和1994.91万元。2023年上半年实现净收入为2022年全年的18%,进一步对照新规6000万元净收入门槛,其2023年上半年仅完成了33%,下半年业绩能否强势增长达标或存不确定性。公司也在招股书中表示,业绩受到宏观经济、下游市场的最终需求、原材料价格、市场供需关系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深交所此前表示,新“国九条”后适度提高创业板上市财务指标,旨在进一步推动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质量,强化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成长性,增进创业板高质量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期拟IPO企业显现“撤单潮”,进一步检验了IPO新规的效力,是市场各方积极贯彻落实新“国九条”精神,严把发行上市“入口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具体实践。(胡嘉树)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9【IPO】皮海洲 - 有哪些措施可以拯救当前的A股市场? - 立方大家谈
2024-6-29【新能源】中国中车发布七款新能源机车
2024-6-29【中邮证券】防非宣传-新-意满满 助推投教走深走实
2024-6-29【ETF】美股收盘 - 三大指数小幅收跌 大选辩论扰动市场 投资者消化通胀数据
2024-6-29【人工智能】国家级科技盛宴-2024中国·AI盛典-在央视播出 深圳元素秀出-创新之都-科技实力
2024-6-29【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抢滩-储能赛道
2024-6-29【投资者】-跨境理财-减配高风险资产
2024-6-29【上市公司】6月A股下跌4.5% - 限售股解禁超2700亿元
2024-6-28【中国电信】争议声中 - 中国电信重新选聘审计机构!普华永道或出局?
2024-6-28【投资者】ST三圣 - 投资者引入工作方案仍处于商议阶段
 ● 相关资讯专题
IPO】  【投资者】  【A股市场】  【上市公司】  【新能源】  【2024】  【中国中车】  【内燃机车】  【中邮证券】  【国元证券】  【ETF】  【人工智能】  【《2024中国·AI盛典》】  【创新之都】  【汽车产业链】  【科陆电子】  【高风险】  【跨境理财】  【南向通】  【赵锡军】  【大股东】  【限售股解禁】  【中国电信】  【外部审计】  【审计机构】  【ST三圣】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