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优化涉企服务须力避三种倾向
【中小企业】优化涉企服务须力避三种倾向
浏览次数:【83】  发布日期:2024-6-28 4:00:50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中小企业】 【工业增加值】 【小微企业
 

  6月27日是联合国确立的“中小微企业日”。如何持续优化涉企服务、更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备受关注。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兴才能产业强、民生稳、发展好。其中,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涉及各行各业,遍布各个角落,是推动创新、增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其规模大小、成色如何、“长势”怎样,事关民生福祉,关乎经济大局,殊为重要。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扩大财政奖补规模,强化涉企收费监管,优化梯度培育……随着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中小微企业的活力和韧性稳中向好。当然也应承认,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着一定风险挑战,尤其中小微企业本就体量小、底子薄、抗风险能力较弱,面临着成本上升、竞争加剧等难题。如何进一步优化涉企服务是一道关键题、必答题。各地想方设法、竭尽全力,但从反馈看,有三种不良倾向尤需注意。

  一避“颗粒度”低。“对齐颗粒度”,被网友调侃为“互联网黑话”。但论及涉企政策措施,做细“颗粒度”非常重要。观察个别地方的惠企政策,文字味同嚼蜡,看起来“高大上”、有新意,但有些只是容易的政策集纳,有的并未切中企业槽点,因此即便力度很大、诚意很足,也反响平平。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涉及行业庞杂、经营地点分散,这给政策制定和落实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务必在精准度、针对性上下更大功夫,积极摸排中小微企业最真实、最直接、最迫切的诉求,同时狠抓政策宣传解读,强化“免申即享”,提升政策“兑现度”,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

  二忌“嫌贫爱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多数企业都是从“小微”长起的。但有企业反映,一些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提供的服务经常盯着大企业、大项目。越是“纳税大户”或明星企业,得到的关注越多,享受的扶持越大。有的明明已经享受了类似服务,还要追着相关部门给政策作升级,而真正需要支持的中小微企业被排除在服务视线之外,得到的“关爱”远远不够。应该说,大企业有辐射带动效应,予以重点关注也在人之常情。但若顾此失彼,一味“嫌贫爱富”,或满足于造“盆景”、搭“样板”,对中小微企业既不公平也不得人心。我们应避免简单地以规模、大小论英雄,而应基于产业特点、成长性等原因综合考量,逐一研判各行业、各领域遇到的各类问题,分门别类予以解决,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三戒频繁打扰。眼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已成共识,各单位各部门的服务意识明显提高。但服务重点不在“勤”,而在“效”,尤其应避免打扰。好比据了解,某地一企业“一年内被执法检查超200次”,经查核对,执法检查共65次,另有工作指导25次、宣传走访9次、助企纾困走访5次……在经营主体的运行逻辑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如果企业要忙着接待各种大大小小的检查、慰问、指导、调研,甚至成了高频“走访打卡点”,那对主业的影响不难想象。对此,应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检查频次,严控过频、碎片化、多头执法等诸多问题,少一些刷存在感式的走访、指导,多一些实实在在的纾困解难。如广州一再强调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有需必供,这正是“服务”的应有之义。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优化服务,就是提供一渠好水、一方沃土。始终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多做雪中送炭的支持服务,多下添砖加瓦的培育功夫,必能让“小块头”迸发更大能量。

  (广州日报评论员夏振彬)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30【重庆市】7月1日起 - 重庆这些新规将施行
2024-6-29【中小企业】金蝶信科推出产业图谱产品 - 助力小微金融获客及风控
2024-6-28【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与社会公益共生共促
2024-6-28【中小企业】优化涉企服务须力避三种倾向
2024-6-27【成都高新区】助力企业发展 成都高新区发布-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倡议-
2024-6-27【中小企业】小企业也可创造大价值 - 广东创新型中小企业超4.2万家
2024-6-27【中小企业】-重庆市中小企业促进条例-7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24-6-27【中小企业】2024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启动
2024-6-27【井松智能】井松智能 - 第三大股东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拟减持不超3.3%公司股份
2024-6-26【中小企业】一财社论 - 轻税薄赋是经济复苏之基
 ● 相关资讯专题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