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券商并购-新元年-
【西部证券】券商并购-新元年-
浏览次数:【41】  发布日期:2024-6-28 9:03:58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西部证券】 【并购重组】 【国都证券】 【新元年
 

  6月,券商股权变更动作不断,券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6月24日,瑞银宣布公司和 方正证券 已与 北京市 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就出售瑞信证券共85.01%股权达成三方协议。同日, 方正证券 也发布关于出售瑞信证券49%股权的公告。

  这时,多家券商的并购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6月21日, 西部证券 公告,正在规画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事项,成为今年业内的第叁起券商并购。6月7日,国都证券发布的《收购报告书》显示, 浙商证券 在签署相关协议后,累计持有国都证券34.2546%股份,成为第壹大股东。

  公开信息之外,券商合并的传言也在持续发酵。包含同属上海国资的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 ,同属“汇金系”的 中国银河中金公司 ,尽管已经被相关机构否认,但依旧引发市场遐想。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层屡次鼓励头部券商通过收并购的形式做大做强。今年3月1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更是公布了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券业迎来新一轮并购潮的重要窗口期。”多位券商人士认为,在监管支持并购重组缔造航母级证券公司的环境下,通过横向并购与纵向产业链融合的路径,实现资本与实力的提升或将成为下一阶段头部券商发力的关键。

  “当前国内券商的规模较小,即便是头部券商,与国际一流投行仍有较大差距,通过并购重组是券商做大规模的最直接办法。”有券商人士透露,大券商合并,操作起来难度大,涉及公司迁址、人员整合等多重难题。

  新一轮并购潮起

  又一轮的券商并购潮起。

  6月21日, 西部证券 发布公告表示,基于自身发展需要,正在规画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国融证券控股权事项,具体收购股份比例以最终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为准。

   西部证券 和国融证券的总部分别位于陕西、内蒙古。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截至2023年12月末,作为收购方的 西部证券 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规模在全行业145家券商中分列第29、26位。

   西部证券 表示,该事项不构成公司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亦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影响。本次交易尚处于规画阶段,交易方案仍需进一步论证和商量,交易存在不确定性。

  同月, 浙商证券 并购国都证券有新进展。6月7日晚间,国都证券发布《收购报告书》,披露被 浙商证券 并购的最新进展。《收购报告书》显示, 浙商证券 在签署相关协议后,累计持有国都证券34.2546%股份,成为第壹大股东。

  本次收购完成后, 浙商证券 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国都证券公司章程等公司治理制度相关要求,行使股东权利。据了解,下一步, 浙商证券 或将对国都证券主要业务及管理层等进行调整。

  此前,在5月14日, 国联证券 并购民生证券迎来本质进展,当日 国联证券 公告拟以11.31元/股的价钱通过发行A股股份的形式购买民生证券100%股份,并募集不超20亿元的配套资金用于发展民生证券业务。

   华西证券 非银行业分析师吕秀华表示,相较此前 国联证券 收购民生证券95.48%股权的方案,100%的收购比例将更有益于后续整合。这次交易有助于 国联证券 和民生证券在业务与地域方面实现优势互补,整体上有助于 国联证券 实现跨越式发展。

   申万宏源 非银金融领域首席分析师罗钻辉则预计,证券行业内部整合并购趋势将持续。其总结当下券商并购重组的四大思路,包含解决同业竞争、区域特色券商做大做强诉求、国资整合民营券商,同时也存在同一实际控制人旗下券商整合的存在性。

  推进一流投行建设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层屡次鼓励头部券商通过收并购的形式做大做强。

  2023年10月底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随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传达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表示“要加强行业机构内部治理,回归根源,稳健发展,加快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2023年11月3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再次发声,将支持头部券商通过业务创新、集团化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缔造顶尖的投资银行,施展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的关键作用。

  高层频繁提及“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引发市场关注。

  今年3月1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意见》,明确了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路线图。《意见》指出,第壹步,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推动形成10家左右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第贰步,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引导头部公司立足主业加大产业链上市公司整合力度,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

  中航证券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监管明确鼓励行业内整合,在政策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 势头下,并购重组是券商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券商并购重组对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和增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行业整合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形陈规模效应。预计行业内并购重组事项将持续加速推进。

  在某券商高层看来,“一流投行”不仅是规模和体量,抗风险能力也是重要的方面,据其透露,现阶段公司将利用自身资源天赋,深化业务特色,缔造出不同化核心竞争力,“甭管是并购还是被并购,都是一家优质的企业”。

  十强争夺赛

  中国证券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45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11.83万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2.95万亿元人民币,净资本为2.18万亿元人民币,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含信用交易资金)1.76万亿元人民币,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8.83万亿元人民币。

  从竞争格局来看,145家券商中“马太效应”尤为明显,显现出“集中度高、分层明显”的特点。

  可是,相比国际一流投行,诸如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国内券商还存在很大差距。

  据 东吴证券 统计,截至2023年末, 中信证券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净资产分别为380亿美元、1169亿美元和990亿美元,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亿美元、452亿美元和536亿美元,2023年归母净收入分别为28亿美元、79亿美元和85亿美元。

  中美两国头部券商规模尚未处于同一量级,通过并购重组扩充规模是境内头部券商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可行途径。

  此前, 中信证券 总经理杨明辉曾提到过四点差距,包含:一是规模体量与国际一流投行差距大;二是国际业务占比较低,国际化竞争力硬是不足,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业务、配置资源的能力相对较弱;三是资产负债经营能力受限,抗周期波动能力不够强;四是团队结构性问题突出,信息技术水平与发展需要有差距。

  有业内人士表示,监管明确加快培育10家左右优质头部券商机构的时间线,也就意味着券商间通过协同合作、并购重组的形式来进行优势互补将是大势所趋。

  “证券行业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 华泰证券 金融首席分析师沈娟预计未来将朝着两大方向演绎:一是存量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下,核心竞争力除业务创新探索之外,风险控制能力是重中之重,卓越的龙头券商业务结构均衡、内控合规完善,有望在严监管的环境下保持经营的稳健性。二是监管明确提出鼓励头部机构通过并购实现做大做强,同时致力于缔造国际一流投行,未来龙头券商、具备资本实力的区域券商,可通过持续外延并购实现扩张,行业格局显现整合趋势。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9【国融证券】西部证券并购国融证券 - 价格博弈背后股权冻结问题待解
2024-6-28【西部证券】券商并购-新元年-
2024-6-28【西部证券】证券业并购重组升温
2024-6-26【并购重组】中国证监会 - 将继续保持境外上市通道的畅通
2024-6-26【上市公司】湖南 - 推动省内担保公司加强与中国证金等协作 支持上市公司发债
2024-6-26【并购重组】证监会 - 到今年一季度末 已累计办理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股份减持和投资期限-反向挂钩-申请超2000单
2024-6-26【创业投资】证监会 - 继续保持境外上市通道的畅通
2024-6-26【模拟芯片】中信建投 - 预计国内模拟芯片发展会逐步走向集中整合道路
2024-6-26【并购重组】券商并购重组出效果需先思考好三个问题
2024-6-25【券商板块】西部证券收购国融点燃券商行情 - 湖北国资三券商合并预期升温
 ● 相关资讯专题
国融证券】  【西部证券】  【股权冻结】  【并购重组】  【国都证券】  【新元年】  【证券公司】  【证券业】  【证监会】  【创业投资】  【境外上市】  【中国证监会】  【上市公司】  【私募股权】  【投资期限】  【市场监管】  【反向挂钩】  【创投基金】  【模拟芯片】  【中信建投】  【科创板】  【昊华科技】  【投资银行】  【券商板块】  【2022】  【国泰君安】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