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招转培-陷阱
【求职者】-招转培-陷阱
浏览次数:【288】  发布日期:2024-7-20 2:32:35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求职者】 【招转培
 

  本站记者杨井鑫北京报道

  又到了一年求职季,有人在寻寻觅觅中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而有的人则不小心掉入了高薪求职的陷阱。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近年来,各地聚焦就业重点领域,通过政策落实、招聘对接、困难帮扶打出了稳就业政策的“组合拳”。

  可是,在高薪招聘诱惑之下,让应聘者接受付费的岗前培训或购买相关产品已成为当前招聘的“毒瘤”。该骗局具有相应的隐蔽性,且较难定性。往往套路一环扣一环,令求职者工作落空的同时背上了繁重的债务。

  贷款培训

  刚刚结业于北京某高校的王鹏(化名),在一家公司应聘中贷款支付了数万元的培训费,但却没能如愿就业。

  “两个月前,一家网络流传公司在求职群里发布了招聘信息。由于专业对口,待遇看着也不错,本着试一试的心理状态就去应聘了。”王鹏表示。

  他对记者说,面试的地址在向阳门的一栋商业大楼里面,该公司规模不大,现场工作的员工大约有十几个,看起来还是比较正规的。根据公司的介绍,日常的工作内容是视频拍摄和剪辑,然后用于网络发布。

  “该公司现场介绍了当前的主要业务,并展示了一系列公司拍摄的视频。”王鹏表示,工作的难度不大,薪酬也不错。“一个单子的薪酬是1500元人民币,30天的保底收入8000元人民币,创意好的和流传效果好的另有奖励。”

  他对记者说,当时应聘面试的一共有6人,公司明确表示仅需要2人,在岗前培训后择优录取。所谓的培训,就是会组织求职者进行网上的系统技能学习,并在结束后进行一个小型的考试。根据该公司的说法,培训的款项是3万元人民币,所有入职的员工都经历过这样的培训。

  “为了减轻求职者的经济负担,该公司还声称能够为求职者提供贷款服务,也就是从一家银行旗下的消费金融公司申请消费贷。”王鹏表示。

  他认为,30天8000元收入对于他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正规公司应聘前的岗前培训也是必要的。想到培训费还能贷款,也就没有过多考虑。

  “在贷款支付了培训费后,公司的对接人给了应聘者很多网上的学习资料,让大家回去先自行学习,当时的消息是两个月后组织大家考试。”王鹏表示。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两个月后已经无法与该公司取得联系。“后来去了应聘时的办公地,公司已经室迩人遐了。”王鹏表示,后来才理解自己陷入了培训的精心骗局,直到今天都很沮丧。本身经济压力就挺大,还背上了3万元的消费贷。

  王鹏其实不是求职中被坑的个例,还有的求职者陷入的是连环套路陷阱。上海的李菲(化名)说起今年的求职经历时,总会因为没有上当“逃过一劫”而庆幸。

  “年初,有朋友介绍了一家模特经纪公司,主要是做一些车展业务和时装秀业务。当时去面试时,公司那边给出的是月薪3万元人民币,可是需要做系统培训,培训费用自己出,可以贷款,大概要10万元。”李菲表示,由于培训费的确贵了一点,一直比较犹豫。当时的思路是再瞧瞧,也不急在一时。

  李菲对记者说,后来了解到,这家公司就是一个所谓的“杀猪盘”,专门针对的是有着明星模特梦的年轻人。“当时去应聘中的一个女孩被坑得很惨。先是被拉去培训了一阵子,培训费都是贷款来的。后来,这个女孩还被要求做形体和医美,更是花了很多的钱。”

  “模特和明星这个行业的确涉及很多的培训,甚至一些培训的花销也不小。可是,有些招聘和培训就是个骗局,而被坑的人也不愿意四处声张,只当花钱买教训了。”李菲表示。

  她认为,以培训为幌子的精心骗局很难去定性。一方面,公司的确组织了培训,提前声明了是付费的,也不强制。另一方面,有的企业的确会从中挑选一些资质比较好的应聘者安排工作,或介绍到别的企业。

  “即便公司是玩套路,事后去追究责任也很难。”李菲表示,对于应聘时的大额开销还是要小心谨慎,至少需要多留一个心眼。

  记者了解到,通过高薪求职诱惑上当的套路还有许多。5月2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防范“套路运”“套路贷”等各类形式诱骗贷款的危险提示》,提醒包含求职者在内的广大消费者注意防范有关风险。

  根据监管的披露,近期,有诈骗组织夸大宣传贷款购买货车“零元首付”,借助求职者“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在互联网上发布“高薪招聘”“实习”等虚假信息,如成立空壳货运公司,用精编的话术诱导应聘司机申请贷款购车“入职”或缴纳加盟费,应聘司机提车后却遭遇接活难、退车难、退钱难,最终未获得预期收入却背负大额债务。类似骗局还有假借招聘之名诱骗求职者以职位需要、培训费、材料费、保证金等名目收取各类费用,甚至诱导求职者通过贷款平台贷款支付相关费用。

  4月29日,金融监管总局重庆监管局也曾经发布过汽车“零元首付”陷阱的提示称,近期有消费者反映,通过网络平台求职应聘时,被物流公司“高薪”招聘货车司机的信息吸引,被坑入职后遭遇贷款高价购车、缴纳会费等连环套路。应聘者因此不仅遭受财产损失,还背上巨额债务。

  “瞄准”消费贷

  “你看上的是别人的高薪酬,人家看上的是你的背债能力。”一家网络招聘平台的资深业务总监李某表示,该类虚假招聘、虚假培训的问题近年一直高发,也是政府整顿的关键。可是,目前该类情况的花样很多,在查处上也有一定难度。

  根据他的说法,以前骗局针对的是富人,而现在则囊括到了普通 老百姓 。即便是 老百姓 没钱,现在也有相应的负债能力。“消费贷、信用卡、网络贷款等,都越来越便捷。可是,贷款容易还款难。”

  “消费贷大多数是以信用类贷款为主,部分高额消费贷是以个人社保公积金质押的贷款。消费贷的额度反映的是个人的偿债能力,目前银行的线上消费贷产品很多都是通过模型自动审批授信的。”一家股制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

  该人士表示,银行对于线上的消费贷金额上限为20万元人民币,而线下贷款额度则视情况而定,不同银行的规模也各不相同,消费贷额度多数在3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

  针对“招转培”的现象,该人士认为,这些骗局的目标指向就是求职者名下的消费贷款,个人应该谨慎对待入职前的巨额费用支出,尤其是通过贷款支付的该类费用支出。“对于银行而言,消费者在申请消费贷之后,若资金被坑,无疑会影响后续的还款。尤其是超出消费者偿债能力的债务,也会给银行借款投放造成风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受骗的求职者,往往都会通过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网络贷款等渠道借款,形成了多头负债和过度负债,偿还债务的压力更大,甚至最后征信直接沦为黑户。

  对于“招转培”一类的精心骗局,目前一些地方监管职能部门已经加大了打击力度,以净化招聘市场环境。最近,上海普陀区警方公布一起“招转培”诈骗案件,犯罪团伙谎称与各大知名美甲店有合作关系,可以就近分配高薪美甲学徒岗位,通过网络招聘软件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引流,招收大量来上海务工的年轻女性。多名求职者上门后,却发现“包分配、高薪资”都无法兑现,还背上了万余元的助学“培训贷”。6月13日,该诈骗组织10人落网,团伙成员都是“00后”,团伙内部分工细致,且具备一套完整的话术体系。

  7月3日,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关于公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转培”投诉举报途径的公告称,为进一步强化我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监管工作,严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虚假招聘信息诱使求职者参加培训,根据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关于开展治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转培”问题的公告》要求,现公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转培”犯法行为的投诉举报途径。

  李某表示,面对高薪诱惑,求职者往往在应聘时对一些不正确的要求选择妥协。可是,求职者更需要在此进程中保持理性和冷静,避免挨坑被骗。一旦受骗之后,也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举报,让政府监管职能部门介入跟进处理。其实,求职者还是能够根据一些细节来分辨真招聘和假招聘。假招聘的企业擅长“画饼”,会给予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真招聘的企业多数提供的培训还是免费或象征性的,至少不会为了高额的培训费推荐求职者去尽可能地贷款。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9-5【求职者】简历变-商品-?倒卖个人信息获刑!深圳龙华法院这样判——
2024-8-30【人力资源服务】-一线多查一案多查-震慑招聘陷阱
 ● 相关资讯专题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