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沪滇探索-组团式-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组团式】沪滇探索-组团式-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浏览次数:【393】  发布日期:2024-7-20 17:13:17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组团式】 【乡村振兴
 

  边远山区有更多的小孩走出大山,追逐梦想;人们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立足地方资源天赋和市场需求发展产业,助力乡村群众增收……

  这与沪滇“组团式”帮扶密不可分。在 乡村振兴 重点帮扶县数量最多的 云南省 ,沪滇携手探索“组团式”帮扶,组建教育、医疗及科技人才团队,把学校、医院“搬”进大山,并着力“造血”培育产业、培养人才,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续写山乡巨变的新时代篇章。

  模式升级,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式”作战

  “中央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学校”,一个标识牌醒目地挂在 云南省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马关县 第壹中学的校园内。云南已成为上海澄衷顶级中学教师徐雪君的第贰故乡,沪滇协作让他先后在2018年、2022年来到云南,如今担任 马关县 第壹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今年, 马关县 第壹中学应届生本科过线率大幅提升,这是徐雪君和帮扶团队辛苦付出的结果。“帮扶工作不仅是一个人、一个团队在战斗,背后是一个区、一座城。”徐雪君说。

  马关一中的发展是沪滇“组团式”帮扶的生动缩影。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任务艰巨,脱贫地区的教育、医疗和产业仍然面临发展滞后、发展不均衡问题。

  2022年起,根据“中央要求、云南所需、上海所能”的准则,沪滇两地改变零散选派帮扶人员的传统模式,从点对点“单打独斗”升级为“组团式”协同作战,聚焦“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推动人才、资金、项目、技术等资源向云南27个国家 乡村振兴 重点帮扶县下沉流动,通过“组团式”帮扶激活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

  根据受援地区对学校、医院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上海的帮扶团队和云南帮扶团队“打包”组合,合力攻坚:

  上海已派出40名校级领导、121名中层教育管理者及骨干教师到云南,与当地的219名教师形成紧密合作的团队;

  来自上海的12名受援医院院长、400多名医师与 云南省 内1000余名医师“组团”支援,形成帮扶合力……

  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有关责任人介绍,“组团式”帮扶重点突出团队协作、资源统筹、重心下沉,通盘考虑帮扶人才和受援助地区需求来选派学校、医院、科技骨干,在探索创新东西部协作模式上迈开腿、不停步。

  “以教育帮扶为例,受援学校均由上海帮扶教师和省内帮扶教师组成8至10人的帮扶团队,帮扶团队内既有管理人员、又有专任教师,做到学科配比均衡、结构合理。” 云南省 委组织部人才工作二处副处长余金华说。

  “带土移植”,培养一支持续“上新”的团队

  “组团式”帮扶的道路上,专业对口、结构互补、协同高效的上海帮扶团队与云南当地干部群众携手,缔造出一支支持续“上新”的团队。

   云南省 普洱市 的首个整形外科开设在大山深处的澜 沧县 第壹人民医院,不仅本地群众前来就诊,省内甚至贵州、四川等地患者也慕名而来。

  由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援滇医疗队队长刘菲率领,这个由上海医疗队援建的新科室自2022年9月以来累计收治需整形修复的病患近500人次。同时,澜 沧县 第壹人民医院的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急诊科等科室建设也得到带动与加强。

  “与以往为期半年的医疗帮扶不同,这次的帮扶项目将开展到2035年,这期间我们将继续填补医疗教学研究空白,巩固扩大科室援建成果。”刘菲说,技术下沉、服务上门,受援地区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2023年医院外转人数降低至2039人,同比下降52.7%,这是我们开展帮扶取得的最明显成效。”

   云南省 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副处长徐丽娜介绍,长期在云南受援医院工作的上海医疗专家中,服务期在半年以上的有190余人,通过对当地人才的“传帮带”,着力为云南缔造一支可以持续“上新”的医疗队,目前云南受帮扶医院已建立特色专科358个,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000余项。

  邀约上海虹口区学科名师开设解读新教材、新课标讲座,举办学科教学竞赛,组建生物学科工作室……在 马关县 第壹中学,徐雪君推动边远地区教研观念转变、将教学式帮扶融入本地教师培养。今年,其工作室成员已经有一名教师晋升为顶级教师,一名教师成为文山州骨干教师。

  “徐老师率领的上海团队、 昆明市 第叁中学选派的6名骨干教师,还有教育部选派的专家顾问团定期指导,拧成一股合力帮助我们成长。”徐雪君的“徒弟”、 马关县 第壹中学教师汪金艾说,去年他和同事还到上海参加了跨省联合研修活动。

  在沪滇两地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云南接受“组团式”帮扶的27所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明显提升,11所职业高中在招生和就业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有关责任人介绍,实现外来“输血”与本地“造血”有机统一,是可持续培育人才的条件保证。

  强劲“造血”,跑出乡村全面振兴“加速度”

  在沪滇“组团式”帮扶协作中,一套套“组合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医疗服务,实实在在推动产业振兴。

  夏日的云岭大地,青山葱茏,绿野丰茂。时尚的露营地、清澈的河水、多彩的步道……在 盐津县 牛寨乡万和村,曾经的偏僻山村变成了网红打卡地。变化源自2023年上海闵行区在万和村投入1000余万元缔造 乡村振兴 示范点。

  乡村旅游火起来后,34岁的万和村村民杨奇成为“乡村总裁”。“沪滇帮扶造成新理念、新业态,让我们留在村里有活干,一起把家乡建设好!”他说。

  “盐津没有多少平地,每一寸土地都很珍贵。”来自上海闵行区的 盐津县 委常委、副县长周健说,我们把帮扶资源和发展目标精准匹配,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是关键。沪滇“组团式”帮扶立足地方资源天赋和市场需求发展产业,帮助一个个本地创业者成为群众增收的“领头雁”。

  除了万和村,澜 沧县 班利村、耿马县芒蚌社区、玉龙县甲子村……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乡村旅游示范标杆在沪滇“组团式”帮扶中崛起。

  从孟连牛油果、元阳红米、昭通苹果到保山咖啡,一个个沪滇消费协作品牌成为抢手货,让特色产业拥抱全国大市场。

  在文山州 西畴县 蚌谷乡龙正村,沪滇帮扶协作金额为返乡创业的刘禹丹解了燃眉之急,厂里的豆制品僧多粥少,还新建了厂房,带动周围群众2000余人增加收入。“这几年上海援滇干部虽然有轮换,但对我的帮扶一直没有断档。”刘禹丹说。

  据 云南省 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2021年以来,上海累计投入云南帮扶资金168.12亿元人民币,实施项目5210个,沪滇协作多项指标走在全国前列。2023年,上海在云南新增引导落地投入生产企业408家,实际到位投资167.58亿元;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35万人。

  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统计,今年一季度,云南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

  山风拥海浪,沪滇情谊长。上海与云南正携手奋进,扎实推进“组团式”帮扶,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9-4【乡村振兴】服务乡村振兴的-三期演变-
2024-9-3【香格里拉】藏区的乡村振兴之路 - 香格里拉松茸插上-翅膀-
2024-9-2【百丈镇】杭州百丈-四好农村路- 绘就乡村振兴新-途-景
2024-8-19【综合体】-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德兴 - 深挖用足-凉资源- 做旺乡村振兴-热产业-
 ● 相关资讯专题
乡村振兴】  【中国人寿】  【三期演变】  【香格里拉】  【全货机】  【百丈镇】  【四好农村路】  【综合体】  【潘勇军】  【凉资源】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