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顶着-固收-一路质疑,-固收+-基金规模终于小幅反弹 是因降了权益仓位?
【固收+】顶着-固收-一路质疑,-固收+-基金规模终于小幅反弹 是因降了权益仓位?
浏览次数:【297】  发布日期:2024-8-5 18:04:53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固收+】 【基金规模】 【固收-
 

  经历两年多的规模下降后,今年第贰季度,固收+类基金迎来规模回暖。尽管“固收+”产品在二季度仍然面临许多调整,但由于调整投资策略和降低权益仓位,固收+基金整体实现了较好的业绩表现,这助力了“固收+”基金的整体规模回暖。

  不过,即便规模回暖,由于市场对“固收+”产品可能转变为“固收-”存在担忧,“固收+”产品重回快速增长道路仍需等待市场信心修复。

  二季度“固收+”基金规模回暖

  由于权益市场振荡持续,自2022年一季度达到份额、规模峰值以来,“固收+”基金份额、规模持续下降。

  而在今年二季度,“固收+”基金份额、规模实现小幅反弹。据 国泰君安 证券统计,截至2024年2季度末,公募“固收+”基金数量达1261只左右,规模约为1.12万亿,份额约9188亿份,与1季度相比,数量增加3只,规模、份额分别增加约665亿元、405亿份。 image

  上述“固收+”基金的统计范围为狭义范围,即最近4个季度平均股票+可转债股性仓位之和介于5-35%且单季不高于40%的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和可转债基金归为“固收+”基金

  分类型来看,2季度各类“固收+”基金中,一级债基、二级债基规模增加,而偏债混合和灵活配置型产品的规模却有所减少。另外,与1季度相比,2季度一级债基中大于20亿元的产品占比增加,但偏债混合和灵活配置型基金0-10亿元中小规模产品的占比进一步提高,产品平均规模下降。

  在“固收+”基金规模回升的大环境下,为何偏债混合与灵活配置型“固收+”产品的规模却在下降?

  对此,一资深公募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一方面由于投资者对权益资产的信心硬是不足,而这两类“固收”+产品的权益仓位相对较高,因而没那么受青睐。另一方面由于偏债混合型、灵活配型产品的大类资产配置灵活性相对较高,对基金经理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过去的市场表现又证明,拥有较强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的基金经理凤毛麟角,因而投资者配置该类产品的意愿也受到了影响。

  降低权益仓位,“固收+”基金二季度整体收益较好

  二季度,“固收+”基金面临的挑战并很多。一方面,权益市场波动持续,若操作不妥,“固收+”很可能变成“固收-”。另一方面,6月,正股回调及信用风波推动低价转债明显走弱,增加了转债的投资潜在风险。

  不过,由于进一步降低权益仓位,“固收+”的回撤有所减小。从中报披露数据可见,“固收+”基金的股票仓位在二季度出现了进一步回落的现象。据 国海证券 统计,截至2024年6月30日,“固收+”基金的股票持仓比例为8.78%,较3月底减少1.32个百分点。

  另外,“固收+”基金的转债持仓在二季度也有所减少。2024年6月30日,“固收+”基金的转债持仓比例为10.43%,与一季度末相比减少了1.47个百分点。

   国海证券 指出,最大回撤方面,虽然二季度股市出现了先涨后跌的行情,但由于含权类“固收+”基金对股票配置比例的及时调整,整体的回撤水平较过往明显下降,中位数在1%左右。

  回撤得到控制的同时,从二季度的整体数据来看,“固收+”基金还通过久期策略、超配周期股等方式来厚增收益。

   国海证券 指出,二季度,“固收+”基金更多通过久期策略把握机会,相对减少了对杠杆策略及下沉策略的使用。截至2024年6月30日,“固收+”基金杠杆率中位数为113.62%,环比一季度小幅下行1个百分点。另外,从策略维度看,对信用债的下沉幅度有所收敛,AAA+评级的重仓比例不减反增,这时,对3年以上中长期限品种的配置比例也相对增加。

  还有一公募研究员对记者表示,“二季度,很多固收+基金超配红利、公用事业、煤炭等板块,这也是该类产品厚增收益的关键。”

  整体来看,在今年二季度,“固收+”基金的业绩表现也相对较好。据 国海证券 统计,2024年二季度,各细分类型“固收+”基金收益均表现不错,收益率中位数基本在0.8%左右,其中又以一级债基最为突出,达到1.21%。 image

  “固收+”产品规模增长仍需市场信心修复

  今年以来,债市表现占优,权益市场出现结构性机会,创造出有益于“固收+”产品发展的市场环境。可是业内人士认为,“固收+”基金若要重回快速增长道路,还需等待市场风险偏好修复。

  当前,投资者对于权益资产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复,这在一定水平上限制了“固收+”基金规模的扩张。“即便是那些通过投资可转债以期增厚收益的基金,其收益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正股市场表现的影响。由于权益市场尚未全面回暖,这造成市场对固收+产品可能转变为固收-的担忧加剧。这两年,多数公募基金机构都选择减少对该类产品的宣传。稳健产品方面,公募机构更倾向于推广红利策略产品。”北京一资深公募渠道人士如是说。

  另外,市场对基金经理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的信心不足,也制约了固收+产品的发展。“前几年股市行情好的时候,固收+是公募基金的重要业务增长抓手。一些固收+基金会采用双基金经理管理的模式,为固收+基金配备资深的权益基金经理和固收基金经理,两位基金经理强强联合进行分仓管理。不过,由于公募基金经理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普遍不足,即便是双基金经理的配置,也很难实现绝对收益的目标。在过去几年的股市振荡下,许多固收+基金变成固收-基金,这也很大水平上制约了该类产品的发展。”上述人士补充说。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 相关资讯专题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