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刷客-致游客耳膜穿孔,潜水乱象不能仅靠良心来治
【潜水】-刷客-致游客耳膜穿孔,潜水乱象不能仅靠良心来治
浏览次数:【486】  发布日期:2024-8-8 9:10:19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游客
 

  近些年在三亚,潜水已成为一项热门的体验活动。每到寒暑假和国庆节旺季,大潜水公司一天能接待上千名“体验潜”游客,小公司也有几十甚至上百名。一些公司宣传体验潜要在水下待30分钟,但旺季主管会催着教练运用小伎俩“刷客”:有些教练会让游客的半面镜进水,呛一口水,人就不愿意再潜了;有的会以很快的速度带游客下潜,这样游客耳朵由于耳压失衡出现疼痛,会提出想向上浮。某教练透露,其服务的企业每月都能遇到因过快下潜造成耳膜穿孔的游客。

  潜水是一项彻彻底底的极限运动,既然是极限运动,即便只是体验,参与者也需要精湛的培训,并掌握一定的技巧。也正因如此,2020年印发的《 三亚市 潜水旅游服务规范》中明确,体验潜水教练应对照着《潜水经常使用手势图形符号》教授潜水手势,务必让体验者牢记上升、下潜、OK、耳朵疼四种手势,了解空气耗尽、停止、身体冷等其它手势后,才能下水。可是为了“刷客”,这些下水前的基本培训常被简化,或干脆被直接省略,由此参与者潜在的危险自然会大大增加。

  尤其可恶的是,有些教练为快速“刷客”,尽量减少人均服务时间,会率领游客快速下潜,由此引发的游客耳膜穿孔现象有很多。明知潜水规范却因私利置之不顾,这明显已经涉嫌故意伤害罪了。而更让人害怕的是,万一体验者身体素质较弱,在快速下潜的进程中发生了其它意外,相关的责任又该谁来承担?找提供服务的潜水店和教练么?很多这样“刷客”的店都是“黑店”,失事了“跑路”是大成功率事件,到时责任的追究恐怕又将是千难万难,维护权益也将陷入一场拉锯战。

  潜水相关的乱象,到底有多离谱?连潜水行业协会的“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他们都会打12345进行举报,但这很难改变现状。甚至有教练坦言,(潜水行业)规则缺失,全凭良心。只是,在缺乏有力约束的条件下,良心注定是靠不住的。当劣币驱逐良币,当地潜水行业便不可避免地上演价格战——正常市场价在400-600元左右的体验潜项目,加上拍照价格在700-900元左右,但一些俱乐部为了揽客,价格越调越低,甚至出现了“0元潜水”。当然,这是一个幌子,图的是“愿者上钩”,而上钩后能享受到啥样的服务,完全决定于“二次消费”的多寡。

  从网友在评论区的留言来看,潜水乱象可谓由来已久,这种“刷客”干完就撒手不管,一锤子买卖的做法,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旅游口碑和市场生态。尤其是一些游客因为一次的遭遇,从此一谈到海南旅游就被自然“劝退”,这更是当地旅游市场不可承受之重。但包含潜水店、海鲜店等在内的一些商家,很多人还坚持认为“年年坑人、年年爆火”,一旦等到整个行业积习难改、尝鲜的客流消失殆尽的话,这些商家终究会为自己的短视买单。

  据“三亚发布”的消息,海南已经从7月20日开始在三亚等地开展为期半年的潜水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夸大宣传、未明码标价、强制交易等违规犯法行为,无证经营、无资质从事潜水活动、诱导强迫游客水下拍照等非法交易行为等均在重点打击范围内。这对当地的旅游市场发展而言当然是好事,标本兼治的同时,务必来一次完全的刮骨疗毒。光靠良心,光凭行业自律,乱象只会越演越烈,务必重拳出击,多树几批反面案例以儆效尤。

  而在具体的策略上,当地无妨对持证的潜水经营场所、有资质的潜水教练实施白名单制度,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发布各类潜水服务及其配套收费指导价,对潜水服务相关从业者实施发生犯法行为累积到一定次数则被强制清退等举措。另外,针对野外潜水行为,可酌情考虑由政府划出一片公共海域,缔造“潜水产业园”,以解决中小企业合法经营资质,遏制价格乱象,提升潜水服务品质。

  文|墨攻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 相关资讯专题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