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科创板刮起-另类-减持风 询价转让渐成新趋势
【科创板】科创板刮起-另类-减持风 询价转让渐成新趋势
浏览次数:【159】  发布日期:2024-8-3 0:35:14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科创板】 【上市公司
 

  在减持行为受到多重条件“束缚”的环境下,今年以来,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股东掀起了“另类”减持小高峰。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37家科创板公司相继抛出股东询价转让计划,这一数量超过2023年全年的水平。直到今天,科创板共有84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完成134单询价转让,总成交金额超过560亿元人民币。

  多位市场分析人士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现今市场整体比较低迷的情景下,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询价转让方式减持,一方面可以满足股东的钱财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市场压力,稳定市场情绪。

  询价转让渐成新趋势

  8月1日, 莱斯信息 发布公司股东询价转让定价情况,根据7月30日询价申购情况,初步确定本次询价转让价格为46.68元/股。这意味着,公司此次询价转让将进入实施过程。

  自7月以来,已经有 恒玄科技乐鑫科技力芯微聚辰股份澜起科技芯源微 、思特威、 莱斯信息 等8家科创板公司相继抛出股东询价转让计划。直到今天, 乐鑫科技力芯微聚辰股份澜起科技 等许多家科创板公司的相关股东已完成转让。

  据 东方财富 Choice的数据,年初直到今天已经有37家科创板公司抛出股东询价转让计划,而2023年全年为31家。与集中竞价、协议转让、大宗交易常规操作相比,询价转让逐渐成为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新趋势。

  不过,由于今年科创板股东单笔转让金额相对较少,年内询价转让金额合计为133.03亿元人民币,与2023年同期的148.58亿元相比,减少10.47%。

  询价转让是注册制下科创板的创新性制度安排。2020年7月,上海证交所经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科创板率先试点持有首发前股份的股东以询价转让方式减持。

  目前,询价转让已在科创板试点4年。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包含实施完成和实施中的询价转让案例,直到今天,科创板共有84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完成134单询价转让,总成交金额达568.36亿元人民币。

  其中, 澜起科技 作为2019年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公司股东通过询价转让机制,分7批累计成交107.92亿元人民币,询价转让金额为迄今为止科创板最多者。同年上市的 金山办公 ,自2020年以来,公司股东通过询价转让机制,分5批累计成交84.44亿元人民币。

  减少对二级市场的冲击

  科创板创设询价转让机制,本质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股东减持诉求和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之间的平衡。上市公司股东减持问题既涉及股东正常转让股份,也涉及证券市场正常交易秩序的维护。

  自股权分置改革施行以来,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引发市场的剧烈振荡频繁出现,对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影响。

  “相较于以往的减持方式,询价转让对二级市场的冲击较小。通过询价机制,股东可以在相对平稳的市场环境中完成减持,避免了集中抛售可能引发的股票价格大幅波动。”安爵资产老总刘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询价转让的定价是由买卖双方通过市场博弈形成,更加贴近市场实际情况,有益于在保障股东自身利益的同时,保护市场的稳定。

  这时,在询价机制下,通过与上市公司股东的深入交流,机构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公司情况,降低信息不同步风险。与其它机构投资人的合作则有助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询价转让项目的顺畅进行。

  近年来,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减持行为升级了监管力度。去年8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从破发、破净和分红等方面对重要股东减持进行严格限定;今年3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严格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有效预防绕道减持。

  在此环境下,怎样在满足上市公司资金需求的同时,减少对二级市场的伤害,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很多分析人士指出,关键在于如何施展中长期资金的“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询价转让对二级市场直接冲击较小,一定水平上打通了风投和长期机构对接通道,有益于风险投资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从科创板股东角度看,询价转让提供了没有转让比例上限的灵活性。从机构投资者角度看,不得低于转让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70%提供了比较大的博弈空间和中长期盈利空间。

  虽然科创板询价转让机制值得肯定,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需要避免别有用心者通过操作询价过程来影响转让价格,从而谋取不妥利益;或将询价转让变成“过桥减持”,实现相关股东的利益最大化等。

  考验机构投资者

  投研能力

  凭借“稳定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股票价格”“为股东提供便捷退出渠道”等优势,越来越多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通过询价转让减持公司股份。

  从目前科创板询价转让的受让方来看,公募、私募、险资、外资机构等机构成为询价转让的“常驻嘉宾”。据证券时报记者观望,公募基金中,兴全基金、富国基金、诺德基金、国泰基金等公募基金频繁亮相。

  以 澜起科技 为例,7月27日,公司发布的询价转让结果显示,兴全基金、诺德基金、广发基金等许多家公募机构在列,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银等外资巨头也有参与。另外, 澜起科技 此次询价转让还吸引了上海一村投资等私募机构、 兴业证券 等券商机构和 太平洋 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险资。

  “询价转让对机构投资者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在于,能以合理价获得相关资产,丰富投资组合。挑战则在于,需要仔细甄别相关资产可能存在的危险。”排排网财富理财师曾衡伟向记者表示。

  从已披露的询价转让案例来看,多数公司在披露询价转让计划书后,股票价格表现相对照较稳定。机构在折价参与询价转让的情景下,往往能实现获取利益。

  但折价造成的“安全垫”,其实不意味着“绝对安全”。刘岩认为,询价转让虽然为机构提供了投资新机遇,但也随同着不确定性风险,如市场波动风险、估值偏差风险、信息不同步风险等。

  “机构需根据自身的危险偏好、资本实力及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设定投资额度、分散投资组合,并制定相应的危险缓释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在制定投资策略时,机构应重视策略的前瞻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既要考虑当前市场环境和公司状况,又要预判未来发展趋势,灵活调整投资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策略的制定还需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能够有效执行。”刘岩表示。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 相关资讯专题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