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基层治理-看得见、管得着-
【看得见】基层治理-看得见、管得着-
浏览次数:【490】  发布日期:2023-9-19 10:06:03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看得见
 

  走进陆丰市金厢镇人民政府,正前方是镇党委、镇政府办公大楼,公共服务中心、应急管理中心、综合治理中心和综合行政执法中心则依次在周围,这一看似不经意的空间布局背后其实大有深意。

  6月初,陆丰出台《陆丰市镇街“一中心四平台”建设运转调度工作实施方案》,持续加强以镇街党(工)委为核心,综合治理委员会、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公共服务委员会、应急管理委员会为平台的“一中心四平台”实体化规范化建设运转,助力镇街基层治理“看得见、管得着、治理好”。

  ●南方日报记者陈欣欣南方日报见习记者陈保良受访者供图(除署名外)

  党建引领

  施展领导核心作用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陆丰坚持党建引领,以镇街体制改革为契机,搭建以镇街党(工)委为核心,综合治理委员会、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公共服务委员会、应急管理委员会为平台的“一中心四平台”,制定实施镇街权力、责任、服务和镇街党(工)委抓“四平台”工作职责任务“四张清单”,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关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强大治理效能。

  “社会治理的关键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层治理遇到多种多样的困扰,其根源在于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没有完全施展出来。”金厢镇党委书记余文集说。为进一步强化镇党委领导核心作用,陆丰市各镇街在四个平台设立党组织,全方位推进党的“六大建设”,统领平台各项工作,做到“组织建在平台上、党建抓在平台上、党员考在平台上”。

  以金厢镇为例,该镇在四个平台设立党支部,常态化开展平台党建共建,推动“党建+业务工作”相结合,提高平台之间联合作战能力,推动“四平台”高效运转。“我们在各平台推行党员评星定级,围绕党员在平台上的工作表现,结合‘勤能德技廉’等五方面进行综合考评,每月一打分、每季度一考评,确保党员‘红色细胞’时刻处于激活状态。”金厢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林泽宏说。

  陆丰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林胜淡介绍,陆丰明确四个平台委员会在镇街党(工)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通过建立四个平台委员会重要事项、重大问题向镇街党(工)委请示报告和年度报告等制度机制,镇街党(工)委定期听取四个平台委员会工作汇报,研究、分析平台运行现状,准确把握重大工作进展、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只有牢牢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才能提高服务效率进而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林胜淡说。

  针对“一中心四平台”运转不畅、执法队伍业务不精等诸多问题,陆丰依托县级党校,延伸缔造20个镇街党校,开设镇街执法人员培训班,有针对性开展“补课式”培训,确保各镇街对下放事权接得住、用得好。

  服务为本

  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曾经我在外地办营业执照都要跑两三趟,没想到回来家乡,‘足不出镇’当天就能办好营业执照,职员的态度也很好,遇到问题他们都耐心解答,来这儿服务真的是又便捷又舒心!”最近,在金厢镇政务服务中心领取到营业执照的彭盛颜连连赞叹道。

  近年来,金厢镇依托滨海走廊示范带辐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红色滨海旅游、民宿文旅等 新产业 新业态,各具特色的民宿、美食店如漫山遍野般涌现,镇街公共服务的便民化让越来越多像彭盛颜同样的个体工商户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为贯彻“一条龙服务”“一门式办理”的政务服务宗旨,陆丰将就业、社保、医疗、养老、婚育等110项基层公共服务事项延伸至镇街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通过不断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积极推动“无证办理”模式,全面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近两年来,各镇街通过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窗口办结服务事项共1.8万件,镇村两级政府服务自助机受理业务共33.6万次,镇街为民服务的“新生态”已悄然形成。

  陆丰群众只能到陆城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已成为“过去式”,如今在“家门口”的镇街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即可办理服务事项,广大个体户在“家门口”办理营业执照且当天拿证的愿望也得以实现,镇街营商环境明显改善,有效助推镇域经济加快发展。

  “不用一分钟,只要一张身份证,我的参保证明就打出来了。”吴秋蓉朝着面前的“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竖起了大拇指。陆丰在全市346个村(社区)全覆盖安置“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助力政务服务“就近办”“自助办”,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陆丰以纵深推进镇街“一中心四平台”建设为重要抓手,在全市346个村(社区)延伸缔造村级“一中心四组”,对应成立公共服务、综合巡查、应急救援及综合治理四支队伍,将镇(街)驻村领导和包村领导、驻村民(辅)警、网格员、党员中心户、社工、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和村民小组长、驻村第壹书记、返乡走亲干部和志愿者等“八方力量”统筹起来,充分激活村级组织自治活力,为群众提供“一揽子”服务。得益于“一中心四组”的缔造,陆丰市南塘镇南湖村组织多方力量进村入户,主动上门帮助患病卧床、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办理“两项补助”认证,把“群众来办理”变成“上门为您办”,让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切实感受到政府为民服务的温度。

  数字赋能

  让基层治理更“智慧”

  “网格员帮了我们家大忙!”家住城东街道上陈村的陈虾感动地说,他儿子因脊椎骨折造成家庭陷入水火倒悬之中,网格员上门走访后立即将他的情景上传至“民情地图”联勤指挥中心,相关部门接到分拨交办指令后,通过“绿色通道”仅用3天时间就帮他办理好低保,还为他申请了临时救助。

  城东街道综合治理委员会结合实际,在全街道范围内划分了1个以街道为方向的大网格,11个由村(社区)组成的中网格和99个小网格,并配备了93名网格员,依托“民情地图”联勤指挥中心,形成了“网格员上报—联勤指挥中心分拨交办—职能部门处置—网格员回访确认—上报联勤指挥中心办结”的事情处置闭环,构筑起“一网通办、多网合一”的运行格局。

  这是陆丰以“民情地图”应用推广为契机,强化数字赋能,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一个生动缩影。“‘民情地图’应用赋能陆丰各级党政提升基层党建引领能力、公共服务、矛盾化解、风险治理能力,助力陆丰市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数字化转型。”陆丰市委政法委有关责任人介绍,陆丰市“民情地图”联勤指挥中心分为指挥中心、网格工作室、监控研判室三部分。其中,联勤指挥中心负责做好事件上报、信息研判、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检查结案、考核评价等中心日常工作;网格工作室负责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工作,科学划分网格,强化网格队伍的管理、培训、考核、监督;监控研判室负责监测“民情地图”日常运转、警情数据、信访情况等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数据,开展分析研判,提出预警和提醒,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从“一中心”的指挥调度,到“四平台”的高效协作;从民情民意的收集汇总,到公共服务的线上整合……以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民情地图”应用,不仅为基层领导“松绑”,更增进了知晓民情的精细化、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和服务群众的便捷化,进而推动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近两年,陆丰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1.79%、21.16%,群众安全感排名从全省靠后跃升至中上游。

  “随着‘一中心四平台’的深入推进,镇街应急管理更专业化,应急救援力量更充实,应急响应速度也更快了,为我们抓住黄金救援时机提供了有力支撑。”金厢镇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黄宽博回忆,一次连续降雨造成山体滑坡,致使1辆货车被冲倒,车内1名人员被困,应急管理委员会接报后第壹时间报告、响应,迅速开展救援处置工作,紧急转移灾害范围周围人员,在两个小时内成功解救被困人员。快速反应、高效救援的背后,是科技信息化手段的充分利用,陆丰各镇街缔造应急指挥平台,提升监测预警、指挥救援等能力,构建了视频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反应灵敏的应急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

  为强化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陆丰各镇街应急管理委员会,整合原有三防、森防、消防、基层民兵等应急救援力量,组建了“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通过队伍转型升级,建立健全备勤、训练等工作制度,不断加强基层应对突发事故的综合指挥、快速反应、应急处理和协调作战的能力。

  近两年,陆丰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下降20.6%、33.3%,消防火灾起数同比下降60.6%、23.4%,一般道路交通事故宗数和去世人数同比下降26.79%、13.49%,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一线实践

  东海街道:

  服务更精细

  治理更精确

  “我认为‘一中心四平台’造成的最大变化就是基层政府的服务效率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方便了。”东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胡炳楚表示,东海街道充分施展“一中心四平台”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在综合治理、公共服务、行政执法等方面更好地服务群众。

  网格化管理,用好“民情地图”

  综合治理委员会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整合综治、信访、司法等各类管理资源,实施综治工作规范化建设。

  东海街道规范网格管理,设立三级网格,以街道为大网格,23个村(社区)为中网格,划分173个小网格,每个小网格配置一名小网格长、至少一名网格联防队员,共有214名网格联防队员。网格联防队员落实禁毒、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反走私等工作职责,各网格之间紧密联动,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另外,东海街道用活用好“民情地图”,以网格化管理制度为依托,前期通过“四标四实”建成涵盖人、事、地、物的民情数据库,落实平台的24小时三班倒运行管理,从事件的发现四处置、反馈到核查形成工作闭环,赋能基层治理。

  “特别感谢网格联防队员能够把我的家人安全带回家。”在台风“苏拉”来临之际,南堤社区网格联防队员吴彬宾在巡查进程中及时发现一名蹲坐在路旁的老人,经询问得知老人已80多岁,但老人却讲不出自己家的具体住址。吴彬宾立即通过工作群进行上报,同时联系民情地图联勤指挥中心,并走访周围居民。通过线上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和线下的实地探访相结合,他得知该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老人具体住址,及时护送老人回家,并与其家人做好沟通工作,保障了群众的生命安全。

  “民情地图”启动后,东海街道累计处置事件2.69万起,其中99%化解在村一级,1%化解在街道一级,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及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同时,平台共收到工作日志上报29.26万条,走访人员记录4.15万人次、场所记录5.68万场次,切实巩固治理成果。

  提供“一条龙服务”“一门式办理”

  “现在群众办理业务不用跑来跑去了,政务服务中心基本能够满足群众需求。”公共服务办公室主任肖梓岳表示,由东海街道公共服务委员会牵头抓总,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办公室、政务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集中办公,切实施展综合便民作用。

  东海街道对政务服务中心升级改造,落实12个综合服务窗口设置,服务事项涵盖人社、民政等110项,同时配备现代化数字化设备,缔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

  另外,政务服务中心将精简出来的职员下沉到村(社)提供代办等服务,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缔造村级服务网点,延伸服务半径,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相关业务。

  创新执法模式,优化商贸发展空间

  东海街道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强化街道党工委领导核心作用,把党支部建在平台上,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党支部,推动“党建+业务工作”相结合,以党的建设推进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

  上级党委、政府将部分行政处理权和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权、行政强制措施权,分批调整由镇街行使。其中频率相对较高的是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自下放相关的权力以来,东海街道累计注册9203家,现辖区内共有市场主体21249家,营造出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优化商贸发展空间。

  时刻准备,为群众筑起安全防护墙

  应急管理委员会以应急建设能力“四个一”为抓手,有序推动东海街道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将原先的专职消防队、退役士兵人员、基层民兵等救援力量,组建成一支由街道统一指挥、反应迅速的应急救援队伍,现有人数52人,承担森林灭火、消防救援、抗洪抢险等综合应急救援任务。

  “节假日期间我们反而更忙碌,我们务必时刻做好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准备,以确保社区的安全。”东海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责任人马培豪表示,部门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制度,重要岗位24小时安排专人值守,始终保持快速反应的应急状态。

  此次台风“苏拉”袭来,东海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迅速组织起608人的应急救援队伍,设置应急避难场所48个,辖区内5个内涝点落实专人盯守,加固或拆除隐患点63处。同时经过“拉网”摸排,临灾转移群众2158名,282条渔船全部回港,分散转移海上作业人员417名,安置沿海工地工人360名,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台风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 相关资讯专题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