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上海自贸区十年路 - 银行持续优化跨境服务
【金融机构】上海自贸区十年路 - 银行持续优化跨境服务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9-22 13:43:17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今年是 上海自贸 试验区揭牌运行10周年。《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十年来银行业不断创新跨境金融服务,通过应用金融科技,创新跨境金融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同时,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孙辉表示,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紧紧围绕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继续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和可兑换改革,指导并推动金融机构用好自由贸易账户等特色金融服务,加快场景融合,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持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加大临港新片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等政策推进力度,稳步扩大试点覆盖面,增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

  数字化赋能跨境金融

  最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10周年白皮书》显示,作为中国首个自贸区,截至2022年年底, 上海自贸 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8.4万户,是同一区域挂牌前20年的2.35倍。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鑫泽指出,监管引领 上海银行 业保险业支持 上海自贸 区建设的经验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自贸区金融监管制度体系;二是聚焦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自贸区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三是释放溢出效应,持续推动 上海自贸 区与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联动。

  随着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加深,金融服务和金融开放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银行也在不断创新跨境金融业务。

   建设银行 行长张金良在第15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上表示,数字化驱动跨境金融升级, 建设银行 率先推出“建行全球撮合家”平台,推动“ 一带一路 ”经贸合作,帮助1.9万余家企业实现跨境供需对接;首创“关银一KEY通”,实现海关总署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银行电子渠道系统直联、共享安全介质,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便捷的一条龙跨境金融服务;缔造区域定制的“桂企出海+”平台,积极支持汽车、电子、 新能源 、芯片等行业优质中资企业在东盟落户发展;同时,运用 区块链 技术,推出跨境收付款便捷支付工具,提供140余个小币种 跨境支付 服务,基本实现“ 一带一路 ”合作伙伴全覆盖;合作创新铁路电子提单,实现铁路货运凭据数字化和资产化,已在中欧班列、中老班列、中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多场景成功落地。

  针对跨境金融中企业的融资特点,银行方面也在积极创新。好比, 兴业银行 首笔“小微企业跨境融资-信保贷”业务及全线上进口押汇业务分别在大连、青岛落地。该产品是 兴业银行 与中国电子口岸 数据中心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开展合作推出的跨境融资产品,支持客户线上发起融资申请,通过 大数据 模型构建客户“画像”,全方位满足小微企业“短、急、快、频”的融资需求,为出口型小微企业提供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助力缓解出口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交通银行 上海分行围绕 跨境电商 创新发展、建立“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增进贸易便利化等工作要求,在推动“数字贸易”发展的同时,从规则、规制与标准等方面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进行对接,搭建 交通银行 “丝路电商/ 跨境电商 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更多 跨境电商 商户提供收款管理、跨境资金结算、销售订单归集和跨境信息申报等金融服务,加大对外贸新业态的支援力度,降低市场交易主体办理业务成本,缩短业务流程,支持外贸企业、参与“ 一带一路 ”倡议建设企业和供应链管理企业发展。

  金融开放+防风险

  金融开放的不断加深对金融机构而言,是机遇,亦是挑战。

  汉坤律师事务所相关团队指出,近年来,中国金融领域的跨境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种类逐步增多。QFII、QFLP、QDII和QDLP等跨境业务市场规模显现稳步增长趋势,为金融机构发展业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机遇和创新空间。然而,监管的日趋严格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也给金融机构造成了重大挑战。一方面,为了确保市场的稳定性和风险的可控性,金融监管机构已加强了对跨境业务的监察管理力度。另一方面,由于假冒外汇交易和跨境金融交易非法募资等犯法行为的存在,金融机构在风险防范、合规监管、信息安全等方面正面临更高的要求。

  汉坤律师事务所团队建议,金融机构在开展跨境业务时应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金融政策、法规和监管框架,高度关注相关机构的政策变化和新规定的发布,并与当地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和其它专业咨询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取精湛的法律和合规建议。同时,金融机构可通过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业务,分散政策风险,以减轻对单一市场政策变化的过度依赖。另外,制定全面的危险管理框架亦是必要举措,这包含政策风险的评估、监测和应对策略等。最后,跨境金融业务的政策风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持续监测和调整风险管理策略,定期评估业务的政策风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小额贷款公司】加速清退!近期各地至少31家小贷公司未过年审 -7+4-类地方金融机构排查已趋常态化
【交通银行】前三季度营收利润为何双降?四季度息差压力如何应对?交通银行业绩会回应多项热点
【长沙银行】一纸公告牵出退市公司宜华生活 - 长沙银行5.9亿借款追索再生波折 - 多家金融机构均踩雷
【反洗钱】聚焦新修订的反洗钱法 - 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邓白氏】数据、技术与应用场景结合 邓白氏如何助力金融机构-大象起舞-?
【消费信贷】上海来利好了
【消费信贷】上海 - 适当放宽汽车消费信贷申请条件 推广车牌分期消费信贷产品
【股份制银行】四季度以来13人被禁业 - 银行业强监管持续
【功能性】关于增强证券公司功能性的思考
【李云泽】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 - 银行业要加力落实稳增长一揽子增量政策
 ● 相关资讯专题
小额贷款公司】  【小贷公司】  【地方金融】  【7+4】  【交通银行】  【周万阜】  【核心一级资本】  【长沙银行】  【渤海国际信托】  【宜华生活】  【上海证券】  【反洗钱】  【金融机构】  【数据安全】  【邓白氏】  【数据要素】  【金融行业】  【消费信贷】  【互联网】  【汽车消费】  【股份制银行】  【违法违规】  【银行业】  【功能性】  【证券公司】  【李云泽】  【中国银行业协会】  【一揽子】  【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