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长假将至,很多网友借助社交平台寻找志同道合的“搭子”,准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有人说,这样出游容易找到有共同语言的人,还可以分担费用;有人认为和搭子出游也有潜在风险,甚至比独自旅游更加危险。业内人士称,面对这种新旅游方式,除了游客要增强自我防范外,平台也该完善监管体系。
社交平台截图
与同频共振的伙伴完成一场美好的旅行
近年来,随同着出游热,年轻人渴望与同频共振的伙伴一起完成一场美好的旅行,这也反映出了年轻一代在社交和旅游消费方面的新需求。另一方面,以往的跟团游人数过多,一个人的自助游又太过乏味,而和搭子出游提供了一种新体验:原本陌生的人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等,结伴出游,实现互助、分享、陪伴的切实需求,年轻人还能借此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来自湖南长沙的张女士这样描述她寻找旅游搭子的原因:“各种突发情况等原因造成我们时常约不到好朋友,一人出游在吃饭等诸多问题上略有不便,安全性也难以保障。”出于好奇,她尝试在互联网上寻找同行人,她发出的帖子在几天之内就收到了许多回复。
经过沟通,张女士和她的旅游搭子从异地动身,到江苏南京会合。从南京到苏州,再到浙江杭州,两个女孩相互照应,一起放空自己,共享美景。“很幸运遇到了她,明明才刚上大学,却很细心、很有出游经验,这一路经常是她照顾我。和她一起出游,我觉得很安全、很放松。”
苏州市 七里山塘景区,人们在游览观光。
上海的陈先生和旅游搭子一同踏上前往广东的旅程,走过潮州和汕头的街头巷尾。旅行的最后一天,两人清算旅行的账务并平摊费用:酒店房钱、火车票等“大账”基本先由搭子包揽,之后再平摊;吃饭、打车等“小账”,则两人轮流来付,至于更加琐碎的饮料钱等,两人都没有太计较。
对陈先生而言,这次和搭子一起旅行十分愉快,游玩之外,还交到了朋友。他们一直维持着联系,之后搭子到 西藏旅游 ,还给他寄回了明信片。他表示,之后还会尝试找旅游搭子一起去玩。
与陌生人结伴出游有潜在风险
其实不是所有的旅游搭子都能有一段美好的旅程。
找到适当的旅游搭子不简单,需要双方的时间、目的地都能配合上,最好还要消费水平相当,旅行观念一致。甚至运气也是决定搭子们能否成功组团的因素之一。今年4月,广东的陈女士和她的旅游搭子们还未动身就散伙了——因为都抢不到火车票。
在小红书上,吐槽旅游搭子的内容也很多。有站长吐槽旅游搭子把她“当妈”,一直使唤人做事,甚至在平摊费用的时候给自己“抹零”,少给漏给,让人反感。评论区的网友纷纷表示,看了帖子之后觉得旅游搭子的素质鱼龙混杂,看来还是要保持高度警觉不被蒙骗。
还有很多网友分享了自己和搭子的不愉快经历。有人因为搭子临时退出,造成已经订好的行程泡汤;有人因为与搭子意见不合,中途就分道扬镳;还有人旅途中的共同费用还没算清,就被搭子拉黑名单了……
如若找搭子不小心,不仅旅游变受气,还可能会遭遇诈骗。今年九月,重庆游客赵女士就在某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因轻信旅游搭子可以帮助预订酒店房间,损失了3000元定金。
“旅游搭子开盲盒”需谨慎
网络发帖找旅游搭子类似于开“社交盲盒”,开出“神仙搭子”的几率和踏入“搭子陷阱”的几率是一样大的。如果能开出同频共振的旅伴,将会为旅行造成别样的惊喜,可是一旦掉进“搭子陷阱”,就会成为“待宰的牛羊”。因此,“旅游搭子开盲盒”需万分谨慎,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怀有侥幸心理。
有成功经验的陈先生建议,找旅游搭子实际上就是要找一个同频的人,这个“同频”不仅指旅游时间地点要一致,一些基本的个人背景,例如身份、年纪、性格、消费能力等最好也能同频。因此,在事前充分了解,充分沟通,对双方都是好事。
桂林旅游 学院导游教研室主任康忠慧则认为,找搭子不仅需要个人谨慎,各大社交平台也要完善监督机制。例如,平台可以加强对内容的审核、监控,在含有敏感信息的网页上做好安全提醒,及时删除非法内容等;也可以对找搭子的发帖人进行实名认证、对路线进行安全评估与审核,对资金进行监管等,尽力保障旅客的人身、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