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指导,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十大全国性行业联合会(协会)、国际组织、研究机构、主流媒体等共同主办的“2023年(第五届)全球 工业互联 网大会暨 工业互联 网融合创新应用·行业推广行动案例发布”在浙江桐乡成功召开。
本届大会以“聚焦工业数字化转型助力 新型工业化 发展”为主题,把脉数字化转型进程,解读 新型工业化 等焦点话题相关政策、发展趋势、落地方法,深度剖析 工业互联 网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中的突出作用。会上发布了首个“工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综合指数”等成果。
工业数字化转型已具备一定基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演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发展, 工业互联 网已成为把握时代机遇,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首个“工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综合指数”、《2023 工业互联 网行业融合创新应用报告》等成果发布是今年大会的重磅环节。典型案例、细分领域优秀案例和行业应用优秀案例等展现了我国在 工业互联 网建设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全球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朱瑾在会上正式发布《2023工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综合指数》。从整体评价看,样本企业数字化转型综合指数为62.7,大部分企业处在系统集成阶段和平台支撑阶段。从转型基础看,样本数字化转型就绪度指数为66.1,已具备一定的转型基础,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良好。从业务转型看,样本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指数为60.5,业务模式创新应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业内专家表示,这一次的工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综合指数已经达到了62.7。从整体看,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未来发展前景良好,我国工业数字化转型已具备良好的条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一级巡视员王建伟表示, 工业互联 网创新发展和融合应用获得了积极成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融合应用走深向实、产业生态加速构建。
数据显示, 工业互联 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规模已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有关行业研究机构测算,2022年 工业互联 网核心产业增加值已达到约9389亿元人民币,从现在到2025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每年20%左右,将显现快速增长势头。
面对工业数字化转型难点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国务院原派驻国有重点大型公司监事会主席路耀华表示, 工业互联 网是 数字经济 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是 新型工业化 的战略性基础设施,目前正迈向应用范围更广、应用水平更深、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看来,要推进全国 新型工业化 ,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查找问题。当前数字化转型升级存在自下而上积极性不足、缺乏鲜活有效的样板和对口帮扶、着力点还没有深入到生产制造的核心部位、 大数据 功能施展处于初级水平等“不深不实”的表象。尤其要在数据价值化上下功夫,最基本的是要把数字技术和工业操作技术深度融合,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加快 新型工业化 的推进。
国家能源集团科技与信息部数字化处处长闫计栋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工业互联 网建设、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还在路上。像其所在的传统能源行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主要聚焦几大关切——生产安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和管理变革。具体而言,在安全方面,要保证作业过程的可知、可控和工业控制自闭环,通过加强智能化建设,提升工业控制系统可靠性,减少生产过程的人为参与;在提质增效方面,以智能电厂为例,实施无人干预的自动启停,比以往的启停的时间节约50%以上,造成明显的管理效益;在管理变革方面,通过新技术驱动生产关系变化,持续释放显性的管理价值。国家能源集团下一步将致力于持续深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智慧化、数据资产化,并通过行业云建设,向社会赋能。
加快推进 新型工业化
在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商务部前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看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要发展好利用好 工业互联 网,增进各类工业企业优势互补正向发展,探索建立统一的发展标准和规范,强化兼容性、协同性,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 新型工业化 全过程。
李毅中提出,行业需要通过典型范例让企业看到数字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抓住生产制造的核心环节的数字化转型。
王建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抓好 工业互联 网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持续推进 工业互联 网平台体系建设,重点抓好提升赋能水平、加快场景应用、优化发展生态等方面的工作。
其实,很多中小型公司亟须数字化转型。闫计栋对记者表示,作为国能集团这样的大型公司,积极缔造现代产业链链长角色,不仅要做好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做法的分享,更要搭建起行业的云化服务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通用平台支撑。目前,国能集团积极建设生态协作平台,通过国能e商、国能e电、国能e购、国能e链来为中小型公司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浙江原副省长、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提出,要完成实现 新型工业化 的这项关键任务,需要遵循“6个要”的新逻辑。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主席杨华勇表示,当前我国 工业互联 网各方向对标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积极缔造针对流程和离散工业的 工业互联 网底座技术,造成了工业软件的快速增长。未来,底座技术的发展需要产学研合作,以信任为基础,企业投入是保证,长期稳定合作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