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上海普陀展示城中村改造的-红旗经验-
【红旗村】上海普陀展示城中村改造的-红旗经验-
浏览次数:【826】  发布日期:2023-12-13 13:56:54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红旗村】 【城中村】 【红旗经验
 

  自2014年启动改造,到2016年9大市场关停、6万人口迁移、36万平方旧房拆平落地;从2018年开工建设,到2023年规划蓝图渐次落地,普陀区集全区之力、克服万难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把中心城区面积最大、问题最突出的发展瓶颈,转变为真如副中心核心片区的高品质居住、现代化商务集聚区,实现了从红旗村到真如境的腾笼换鸟、消费迭代、产业升级的“蝶变”。

  因人制宜“谋方案”

  自地块开启改造工作,一项基本规则,就是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红旗村地块改造方案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在改善百姓居住条件、实现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做了深入调研比选,接地气、得人心是红旗村地块在数年间得到顺畅推进的内在原因。

  作为实施方的中环集团,把解决民生疾苦、顺应群众期盼,作为最大的工作目标。红旗村地块在改造的规划伊始,就辟出47亩土地作为动迁安置房,建设7.8万平方安置房“申兴华庭”。该安置房于2015年1月土地出让,2017年年底完成交房,获得2017年度我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和不亚于周围商品住宅的建设品质,让村民百姓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改造过程同样重视为集体经济护航。在紧邻真如绿廊的核心位置,建设5万平方甲级写字楼“鸿企中心”,“鸿企”取的正是“红旗”的谐音,这是红旗村改造项目中最早交付的超高办公楼。该楼作为土地征收补偿的回购资产,以成本价提供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其长期、稳定的经济来源。集体资产借此提升能级,村民参与到循环造血机制,在享受土地红利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广阔的就业机会。

  区房管局副局长张又元表示,红旗村地块改造经验之一,就是遵循人民至上是做好改造工作的起点和前提。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宗旨,改造“动”的是集体土地,保证村民利益不受损,建立可持续造血机制;坚持依法开展改造,政策一竿子到底,树立和增强工作的权威;做到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始终把人民为方向理念贯穿始终。

  规划引领求卓越

  红旗村地块改造中还有一条经验:坚持规划引领是推进卓越发展的高起点和定位。地块根据建成卓越城区的标准来进行规划,与区域功能强化精密结合,实现居住环境、空间形态、功能开发、社会管理、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传承的综合提升效应。立足于《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上海普陀区石泉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不断优化区域功能,保障区域高质量发展。

  在E3地块,超高层双塔及“环宇城”商业茂组成了真如境的核心功能区。2017年,正值14号线全线施工。红旗村建设者们超前谋划布局,抢在地铁施工到达前的有限时间窗口内,用两年时间在E3地块下方建成了轨交保护设施工程项目。

  “如今,14号线可以在地下负四层室内徐徐穿过,该保护工程在保障地铁建设进度、提升建筑与轨交安全性的同时,避免地块被分割破碎,为实现垂直城市建设宗旨,缔造核心商办组团打下坚实基础,实现了多方共赢。”中环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随晋说。

  另外,铜川路H型地下连通道下穿铜川路及真如港河道,采用矩形顶管方案,通过全过程信息化手段严控沉降变形,确保地面交通及地下管线运行安全,于今年底建成,将有效增进两侧地块商业氛围的接续。南郑路地下连通道也将于今年底建成。届时,11号线、14号线站点将实现与环宇城MAX、山姆超市在地下串联,构建成TOD立体交通体系,激活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潜力,将创造出1+1>2的商业价值。

  “红旗经验”见成效

  红旗村地块曾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城中村”,586亩土地内原有远近闻名的果品、水产等9个大型初级市场,18家各类单位和长征镇红旗村、五星村集体土地,另有宅基地村居民251产、户籍人口1564人散居其中。旧房面积达36.2万平米,其中28.6万平方,79%为无证建筑,常住及流动人口高达6万以上。

  2014年10月31日,红旗村地块改造正式启动。2015年10月底九大市场如期顺畅关闭。至2016年6月底,地块范围内16家“四小”场所、207家冷库、90家印刷厂、1272家经营户、4817家租赁户100%完成清退,28.6万平方的无证建筑全部拆平,全程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提前半年完成综合整治目标。2016年2月签约期结束时,签约率达到100%,为近年来上海集体宅基地征收最高签约率。

  “由于政策好,各项前期工作准备充分,186户村民中,首批就签约了179户。”原红旗村村民,上海兴隆实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归志华全程参与了红旗村综合整治行动。他说,普陀区委、区政府在村民动迁方案的确定进程中始终坚持充分保障村民利益。“对于剩余的7户村民,我们特意请村队的老书记、老队长出马。老同志在村民中有威望,群众信得过。工作组又根据每一户的不同情况研究商议有针对性的措施。屡次走访,耐心沟通,解释政策,做了大量思想工作,终于获得了成效。”

  “贯穿党建引领是改造提速的引领力和保障,走好群众路线是破解改造难题的着力点和关键。”张又元说,城中村改造既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坚持“支部建在项目上”的组织模式,将党的组织力体现在项目一线、党员模范带头精神弘扬于项目全程,将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组织资源转化为推进改造的强大动能,实现同频共振、提质增速。面对复杂个案的化解、难点瓶颈的突破,离不开群众的领会、支持、帮助,更离不开用好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各部门始终满怀真情做群众工作,与群众患难与共、同情共力、共破难题。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 相关资讯专题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