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推动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
【矛盾纠纷】推动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
浏览次数:【586】  发布日期:2024-5-21 10:09:06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矛盾纠纷
 

  在现今广东推动“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环境下,东莞持续发力,深化基层社会治理,蹚出治理新路径渐见成效,受到关注。

  最近,2023年度 广东省 “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典型公告, 东莞市 司法局高埗分局作为全省3个基层司法所之一获通报表扬,分局创新“1+3+N”模式,有效应对矛盾纠纷新变化。在北京, 东莞市 司法局万江分局局长万思行作为全省唯一的基层司法所所长代表,受邀在“全国人民法庭庭长轮训示范班”上作经验交流。

  近年来,东莞司法行政系统与审判系统立足自身职责岗位,主动作为,找准同频共振小切口,持续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化协同合作,鼓励基层结对共建,涌现出一批“府院共建”“庭所联动”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着力推动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渐显效能。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何建文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落地见效

  5月18日是周六,在高埗镇江南莞香果蔬交易批发市场,专职调解员张柱新、市场调解员欧阳杰等在调解室值班。他们周末值班已习以为常,不仅坐班为商户答疑解惑,同时行走于店铺做好普法宣传,根据要求将前置调解对接机制落到实处。

  江南莞香果蔬交易批发市场是全市规模最大的果蔬交易中心之一,今年3月25日,高埗司法分局在这里推动建立全市首个“府院共建非诉园区”,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园区、解决在源头。

  为落实省“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要求,高埗司法分局充分施展法治职能,创新“1+3+N”模式,即是突出“一个中心”、聚焦“三个重点”、推进多元治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需求,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如何做到“突出一个中心”?高埗司法分局局长李艳艳表示,要强化综治中心法治保障,推动标准化、规范化、品质化建设“三合一”镇综治中心。“在这里设置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受理台,提供综合办理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李艳艳说。

  李艳艳认为,要充分施展依法治镇和司法行政资源,找准基层综合依法治理切入点和发力点,推动法治、综治深度融合。

  “突出一个中心”施展了积极的作用,以数据可略见一斑。2023年,该中心接待来访服务群众过千人,解答各类法律咨询800人,受理法律援助申请64宗,人民调解107宗,为处置化解信访维稳案件提供法律支撑53次,这亦是高埗司法分局交出去年落实基层社会治理的成绩单。

  在镇综治中心,记者看到了印制不久的《高埗镇法律援助案件律师承办细则》。记者翻阅看到,该细则从律师在承办法律援助案件进程中的办案效率、与受援人沟通、协助仲裁庭、法庭开展调解工作及执行等四方面明确细化了律师在承办法律援助案件进程中的职责。

  这是高埗司法分局践行“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剪影。创新,始终贯穿于高埗司法分局缔造高质量法治建设的全链条、全过程,分局缔造平安建设新载体,深化基层社会治理。

  如果说“突出一个中心”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坐标,那么,聚焦“三个重点”便是由坐标延伸的内容。

  整齐有序的教学现场,师傅热情地讲授知识,社区矫正对象聚精会神地聆听,这是记者见证高埗社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一幕。目前,记者跟随高埗司法分局组织在册社区矫正对象,来到该镇某汽修厂,开展汽车维修与保养技能培训。

  “这家汽修厂是一名社区矫正对象之前开办的,我们之前对其精准帮扶,他现在参与社区矫正对象内部帮扶,施展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有期望的社区矫正对象,为他们提供一个职业技能提升的学习平台。”分局职员说。

  直到今天,高埗司法分局已在全镇建立4个社区矫正基地、1个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室,通过不断延伸教育帮扶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扩大社区矫正社会治理网格覆盖率。

  当前,高埗司法分局聚焦“三个重点”,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效能。

  其中之一是“聚焦重点人群治理”,社区矫正对象并入这个范畴。为聚焦重点人群治理,高埗司法分局多措并举,包含:建设全市首个独栋式“智慧矫正中心”大楼;动员社会各方参与,成立全市首个住宅小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室、全镇首个社区矫正职业培训基地;开展全国“智慧矫正中心”建立,并获得省司法厅的肯定。

  “聚焦重点领域治理”同样成为高埗司法分局聚焦“三个重点”之一。江南莞香果蔬交易批发市场是分局建立的全市首个“府院共建非诉园区”,就是分局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领域。

  如何推动“全市首个”形成有效的做法?李艳艳表示,通过搭建“一条龙”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落实“一揽子”强化前端预防治理措施、实现“一体化”专项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园区、解决在源头,实现经济创收和社会治理的双保障、双提升。

  2018年以来,东莞创新采用以政府向律师事务所购买矛盾纠纷调解服务方式,培育完善专职调解队伍,推动全市驻派出所调解全覆盖,开展全天候的纠纷化解工作。

  长时间以来,张柱新深耕在驻所调解一线,如今被派驻到批发市场,与市场调解员,并联合驻点律师、法官、警察等参与调解室工作。他说:“市场调解室的成立,有效缓和派出所警力问题,若涉及到治安性质的案件,会交由派出所处理。”

  “聚焦重大纠纷治理”作为高埗司法分局“聚焦三个重点”的又一组成部分。2023年,分局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4宗,包含成功化解了一起千人以上劳动争议案件,有力维护受援群众合法权益,实现案结事了、止争息讼的治理效果。

  这得益于分局主动联合人社部门、人民法庭建立该镇法律援助府院共建“调援裁执”衔接机制,构建全市首个“调解现行+法援托底+快裁快结+执行保障”法援工作新模式,并实际运用到法律援助案件当中。

  深化多元治理筑牢平安防线

  30天前,张柱新与同事顺畅处理一起纠纷,这是他开展常态化调解工作的缩影。水果发货方黄某与拿货方何某存在买卖合同关系,因何某拖欠货款2.5万元未结清而发生纠纷,双方于4月7日到果香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为尽快促进和解,调解员进行“背对背调解”,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经过不断沟通,黄某同意退还有质量问题的一部分水果,何某经过考虑后也同意黄某的方案。

  “目前,市场主要是买卖、运输费用等纠纷,4月初直到今天,调解室已调解纠纷30余宗。”张柱新向记者讲述跟进处理的另一宗纠纷处理。

  今年4月10日,田某从省外拉货到达批发市场交给某档主何某,双方因运费问题发生纠纷。因水果价格会有波动,眼看时间过得越长造成的损失越大,双方一直没有达成共识,便到果香调解工作室申请调解。

  “一直僵持对双方都会在时间和经济上造成损失,造成矛盾越来越大。”调解员建议田某主动退一步处理问题,最后田某同意押车,但要求档主支付押车费用。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约定由何某一次性向田某某支付运费和押车费,协议履行后双方确认再无争议。

  这是通过调解的有效途径,推动非对抗性解决矛盾纠纷的案例之一。高埗司法分局以“推进多元共治”为抓手,深化矛盾多元化解体系。

  如何凝聚更多力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质效?高埗司法分局思考着扩大治理效能的问题,多管齐下付之于行动中。李艳艳介绍,分局加强基层调解力量,推动全市首个镇街提级调整村(社区)调解组织架构,村(社区)委员会书记担任调委会主任,储蓄干部、网格员等力量并入调解体系,同时吸收驻村团队、“五老”乡贤等群体,活用村民议事厅、家族宗祠等场所,强化村域调解资源统筹运用,完善村(社区)案件移送、归档等机制,实现基层调解组织实体化运作。

  当前, 东莞市 司法局因地制宜缔造更多“立得住、有特色、效果好”的品牌调解工作室,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权威和影响力,为千万人口与城市的深度融合、共生共荣贡献人民调解力量。

  高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郑桐生调解工作室设在高埗镇综治中心,自2020年7月成立以来,工作室在面对劳动争议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合同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运用“情理法”公平公正地化解矛盾,备受群众信任。

  这是高埗司法分局缔造多支调解队伍,深入推进多元治理的写照。分局深化“党建+人民调解”,积极吸纳党员加入,充分施展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深入推进调解工作职业化,缔造郑桐生调解工作室、果香调解室等本土化品牌,以点带面发展更多功能性调解工作室。

  去年,全年高埗各级调解组织成功调解案件779宗,涉案标的1247万元。目前,高埗大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在村(社区)一线,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在采访时,分局一名调解员道出了心声:“坚持与蹈厉奋发的最好回报,希望可以为群众解决难题,守护一方平安。”

  构建多元调解网络,作为高埗司法分局“推进多元共治”的重要一环。分局推动治理方式有机结合,打通调解“上下游”,延伸治理“服务链”,完善“调解前置”“调解+司法确认”“调解+执行”等链条机制,建立健全“援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等闭环机制。

  坚持普调结合,在普法中宣传调解,在调解中普及法律,高埗司法分局深化推动诉源治理渐显成效,好比每年开展调解相关法治宣传活动100多场,创新开展“模拟调解”“调解情景剧”“调解故事会”等活动,扩大调解工作的知晓率和影响力,为服务社会贡献“平安力量”。

  探索调解新模式受关注

  5月14日,经 广东省 司法厅推荐, 东莞市 司法局万江分局局长万思行作为全省唯一的基层司法所所长代表,受邀在“全国人民法庭庭长轮训示范班”上作题为《构筑“庭所共建”新格局激活诉源治理新效能》经验交流,现场反响热烈。

  近年来,万江司法分局贯彻落实《 东莞市 开展“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充分施展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强化与南城法庭对接沟通,以“庭所共建”推动“庭所联动”,以设立巡回法庭和“万江智调”多元解纷工作室为载体,健全诉调对接机制,强化解纷工作合力。

  去年以来,万江辖区内万人成讼率逐步下降,构建立体化、精细化、多元化的大调解格局效果初显。万思行表示,分局将传统和文化与诉源治理工作相融合,探索出“合·和”多元解纷工作法。法庭、司法分局利用调解新模式,推出多项创新联动措施开展诉源治理,达到了“以合促和,合和共融”的目标,使超过六成的民商事纠纷在诉前过滤化解。

  万思行介绍,制度是“合·和”解纷法的工作根基,主要包含制定一个纲领(1+6+N方案)、搭建一个平台(巡回法庭和“万江智调”多元解纷工作室)、明确了一套机制(三方联动机制)。

  科学有效的机制落地,形成推动创新法治建设的有力载体。万江司法分局创新推出法律风险提示函、司法建议书机制,之前针对“金融茶”风险提出规范经营的司法建议书,成功联合化解一宗涉上千客户的商业预付费合同纠纷案件,助力万江缔造法治化藏茶之都。

  分局职员说:“当时,法庭在审理批量涉及茶叶经销商的买卖合同、保管合同的案件纠纷后,向万江街道发出了《司法建议书》,提醒街道要及时防范‘金融茶’风险。多部门联合深入商铺开展‘拉网式’风险隐患事故检查、召开商家面对面座谈、约谈等方式,强化防范风险,做到了源头预防、化解纠纷。”

  这得益于万江司法分局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分析研判工作,并同步至法庭,法庭反馈专业意见指导。法庭推出法律风险提示函、司法建议书机制,及时指导万江属地部门快速识别风险隐患,形成“前置防范、前瞻治理、前期处置”风险预警机制。

  进一步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助力缔造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万江司法分局分别于2021年成立 东莞市 茶叶行业协会调委会,2022年成立 东莞市 茶叶行业协会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分局屡次深入茶叶协会、茶企走访“问诊”,开展茶企“法治体检”,了解茶企需求及经营堵点,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定期驻点,精准为茶企提供“法治套餐”。

  精准解纠惠及民生服务大局

  “司法分局作为统筹平台,接收法庭诉前调解案件后,根据案由、标的及复杂情况等实施‘三色分流’。如对于大量涉民生、案情单一的纠纷设定为蓝色,分派给社区或行业的人民调解组织调处;对于重大敏感、群体性的纠纷设定为橙色,由司法分局或街道其它部门通过行政调解方式化解;对于争议大、案情复杂或上述无法化解的纠纷设定为红色,司法分局及时与法庭沟通,强化庭所联调,对于的确不宜调解或久调不成的案件引导当事人依法维护权益。”在最高院课堂上,万思行这样介绍“三色分流”工作法。

  去年8月,江西商会调委会助力“万江智调”多元解纷工作室成功调解因城市更新项目拆迁补助的矛盾纠纷,一宗为期近5个月的纷争得到圆满化解。这是万江司法分局施展“蓝橙红三色分流”工作法作用而处理的一宗案例。

  分局职员表示,为优化矛盾解纷分层处理流程,积极施展好诉调对接的统筹协调作用,万江司法分局采用“蓝橙红三色分流”工作法,确保调解事项精细分类、调解资源科学配置。

  作为制造业大市,劳动纠纷历来是矛盾纠纷集中的领域,提升重点领域诉源治理精准度,提高解纷实效,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万江司法分局聚焦多发的劳动争议领域,推动人社、工会、企业逐渐加入多元解纷平台,成立万江街道劳动争议三方联合调解中心,与法庭执行中心首建全市“执行直通车”裁执衔接立案机制,共建“党员便民执行服务站”,将劳动者申请强制执行的“绿色通道”前置到劳动仲裁机构。

  记者了解到,万江司法分局联合法庭、人社分局、工会共同签订《劳动人事争议纠纷“一条龙”多元解纷联调处理机制》,完善劳动纠纷预警机制,尤其是针对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纠纷主动靠前服务,优化“快裁快执”劳动争议处理流程,形成“裁—诉—执”闭环式多元解纷模式。

  当前,东莞聚力“百千万工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成为东莞司法行政部门的工作重点。万江司法分局主动融入、参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释放法治生产力。

  立足万江智能制造特色镇的发展定位,每年由法官、村居律师顾问、司法分局法律服务者等共同为制造企业进行公益“法治体检”活动,出具体检报告和整改措施,指导企业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依法保障合法权益,从源头减少纠纷发生。

  为此,南城法庭开通绿色司法通道,针对辖区内150家重点企业及涉农村集体资产诉讼的案件,完善调解协调机制,及时将普遍性、指导性的危险问题反馈至司法分局,指导司法分局完善相应的公共法律服务,指导社区做好民主法治社区建设。

  甭管是高埗司法分局成为2023年度 广东省 “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典型,还是基层分局长受邀在“全国人民法庭庭长轮训示范班”上作经验交流,东莞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迈向新起点。基层分局蹚出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是 东莞市 司法局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生动写照。市司法局以“莞邑调解”品牌缔造为主线,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东莞样本,推动调处矛盾职能不断“向外延伸”“向前延伸”,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推动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增进基层社会治理从“化诉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 相关资讯专题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