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内蒙古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书基于2017年和2021年两轮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TUS)所获数据,对我国居民的时间利用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分析。
该书主要作者,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杜凤莲介绍了该书的主要研究成果。研究显示,近年来居民的体验效用明显提升,主要驱动因素是工作时间的减少和锻炼时间的增加。2017年至2021年,我国居民的体验效用提高了19%,这意味着,通过时间配置的优化调整,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得到了明显提升,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工作时间的减少和锻炼健身时间的增加。
近年来居民休闲社交的品质明显提升,积极休闲时间增加,消极休闲时间减少。
与2017年相比,2021年我国居民休闲社交的平均时长略有减少,但品质明显提升。体育健身、阅读、业余爱好等积极休闲活动的平均时长每天增加0.49小时,而作为消极休闲的看电视的平均时长每天减少0.48钟头。
研究还发现,我国居民的数字生活以视听活动为主,近年来生活的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2021年,在各类数字生活中,我国居民每天用于视听活动的时间最长,其次为电子阅读、 网络游戏 、线上社交。2021年,我国居民的总数字生活时间明显高于2017年。其中提升幅度最大的是视听活动。同期 网络游戏 时间有所上升,电子阅读时间略有上升,而线上社交时间有所下降。(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