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数据互认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金管局】数据互认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浏览次数:【353】  发布日期:2024-6-25 5:57:53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金管局】 【金融服务
 

  数字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正在成为金融机构有效利用数据资源,以数字技术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有力抓手。

  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进程中,数字金融也面临一些“成长的苦恼”。比较突出的除了此前业内讨论较多的数据失真、确权问题,还有数据互认、算法歧视等新问题。

  迫切要处理的是金融数据互认问题。同一家企业的数据,在不一样的金融机构之间,包含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彼此不互认。金融数据的重复认证,一方面无益于金融资源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的各类成本。甚至有企业反映,有金融机构的不同分支行对同一类型的企业审核标准都不相同。

  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推动数据互认,将给金融领域造成诸多利好。通过与零售等其它行业的数据互认,金融机构可以更准确地分析消费者行为,从而设计出更贴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如已经有的一些基于实时消费数据的信用评估系统。深条理的数据融合还可以增进新业务模型的发生,如按需保险和预测性财务管理服务等,这些都是在传统服务模式下难以实现的创新。

  这时,与数据互认相伴的一些风险也值得监管警惕。近一个时期,数据互认在一定范围内引发了关于 数据安全 和隐私保护的讨论。在金融数据互认的进程中,大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数据还是纸质的,并且存在保密的问题,需要考虑怎样在打通数据流通壁垒的同时,保护好企业的金融 数据安全 。现实中,一个产业链上的供货商往往对接七八家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又对接多家银行,一家供货商可能在十几家,甚至二十几家银行都开了户,从监管的视角,需要考虑如何去支持有限度的跨行放款,从而解决供货商多头开户的问题;在电子票据日益普及的进程中,也要考虑如何避免“一票多融”的危险;...。

  金融数据互认对于数字金融发展非常重要。在推动金融数据互认的进程中,掌握了大量沉淀数据的金融机构要施展主力军作用。同时,监管职能部门要关注其中的危险,既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提高服务效率,也要防范技术不妥应用可能影响社会公平,要避免 大数据 和算法的歧视,造成弱势人群被金融大模型排斥在服务之外。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7-1【中金所】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
2024-6-30【金融机构】金融稳定法草案二审稿公布 公开征求意见 - 全文
2024-6-30【海通证券】海通证券 - 强化功能性定位 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2024-6-30【购房者】-玫瑰的故事-爆火 金融机构如何接住这泼天富贵?
2024-6-30【金融服务】渝港金融合作交流座谈会召开 推动-双中心-联动
2024-6-29【中金所】重磅!大湾区这场会-含金量-超高,肖钢、余斌、李东荣等发声
2024-6-29【李家超】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 - 大湾区跨境金融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创出新亮点
2024-6-29【金融机构】事关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央地监管职责和风险防范处置 - 金融稳定法草案二审稿全文正式公布
2024-6-29【农商行】破解-不可能三角- 农商行构建养老金融生态圈
2024-6-29【信贷数据】-信贷数据-严监管 - 防资金空转和突击达标
 ● 相关资讯专题
中金所】  【湖南证监局】  【金融服务】  【实体经济】  【五篇大文章】  【金融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  【管理人员】  【金融稳定】  【海通证券】  【资本市场】  【证券公司】  【生产力】  【功能性】  【购房者】  【2023】  【《玫瑰的故事》】  【互联互通】  【双中心】  【座谈会】  【大湾区】  【李家超】  【金融风险】  【农商行】  【财富管理】  【养老金融】  【生态圈】  【不可能三角】  【信贷数据】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