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评论 - 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评论 - 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
浏览次数:【179】  发布日期:2023-11-25 9:01:45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绿色金融】 【绿色债券】 【可持续发展
 

  林伯强(嘉庚创新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近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增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 养老金 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绿色金融发展在“双碳”目标中的重要意义

  “双碳”目标的提出,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各方面以空前绝后的力度进行深刻变革,全面的绿色低碳发展蕴藏着巨大的绿色投融资需求。实现“双碳”目标发生庞大的绿色资金缺口,而单靠政府无法填补,还需要吸引社会投资的广泛资金流入。绿色金融政策的提出,为调整资本要素、劳动要素、科技要素的社会资源配置,和引导投入要素流入绿色低碳项目,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撑,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当前,全球各国都在寻求经济与能源转型,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和绿色信托为主的绿色金融模式,成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自2007年中国确立绿色信贷政策以来,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对重污染行业的融资约束,这时, 节能环保 和清洁项目的信贷融资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截至2022年末,中国21家主要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达20.6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居于世界首位,其中三分之二的贷款投向了碳减排领域。在绿色债券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贰大绿色债券发行国,且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多种类别绿色债券将持续协调推动社会资金优化配置、吸引社会责任投资者。在“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环境下,绿色金融将助力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等多个方面实现节能减排,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金融政策的发展背景与主要挑战

  2016年《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颁发,建立了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雏形。目前中国绿色金融以政府引导为主导,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增进市场建设,但由于尚缺乏对绿色金融市场的市场准入与投资规则提供具体化、细则化、专门化的规范,也未明确有关发行方、投资方和监管方的详细制度安排,因此市场流动性水平仍待进一步提高,绿色金融的投资关注度仍有待提高,进而尚未在政策引领下形成市场发展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目前尚未建立针对企业层面的完备信息披露机制,且投资市场上的绿色金融数据,较少根据月报或季报的形式披露相关信息。绿色金融的信息披露频率和信息丰裕水平较差,使投资者难以根据披露信息准确判断绿色金融项目的回报率情况和企业绿色项目建设的进展,无益于提升社会责任投资人的积极性。

  绿色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从目前来看,绿色金融在政策的顶层设计与管理细则中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而言,绿色金融主要面临如下发展困境:

  一是绿色金融依赖政策推动特征明显,尚缺乏严格的法律约束。我国的绿色金融市场经历的数次大规模发展,均与政府相关政策的提出紧密相关,而当政策效应减弱后,绿色金融市场的热度往往跟着下降,发行量增长速度难以保持,这一点在绿色债券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另外,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调整商业银行资金配置,促使银行借款从污染部门流向绿色、可持续发展项目,需要进一步搭建严格的绿色金融法律体系,以保障政策的有效性。

  二是绿色金融规模相对较小,且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从地方政府来看,由于各地区绿色金融水平发展不平衡,我国主要省市银保监会实施的绿色金融监督措施的偏重点也存在较大不同。除少数地区如广东、江苏、山东、上海等地区对绿色金融体系提出了比较详实具体的构建标准之外,大部分地区提出的绿色金融监管机制仍然较为笼统,缺少系统、详细的政策执行或披露标准。目前广东、江西、浙江、山西、江苏和上海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对应了这些地区相对严格的监察管理制度,说明地区绿色金融的发展与地方政府的环境管制相关。从金融机构来看,一直以来,六大国有行与赤道银行是绿色信贷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我国赤道银行成立时间较晚,绿色信贷规模较小,绿色信贷发展在最近还需大型国有银行和赤道银行继续施展引领作用。从目前来看,绿色信贷在信贷总量中的占比仍然较低,且大型国有行缺乏机制灵活性和地方适应性,相对于城商行、农商行而言,在有效推动地方(或区域)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方面仍存在不足。

  三是绿色金融产品能效较低且信息披露不足。我国绿色金融产品的种类目前较为单一,尚难调动市场投资人的投融资积极性,且绿色金融产品与实际社会需求之间也存在一定错配。产品引入使用进展较慢,落实层面也存在障碍,绿色金融政策效率有待提高,且存在多主体、多目标相矛盾的问题。由于银行与环境保护部门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同步问题较为突出,企业贷款审批也受到影响。同时,银行在缺乏企业环境信息的情景下,对污染企业的投融资行为也会增大商业银行的环境风险。另外,与绿色金融市场紧密相关的企业信息披露等配套体系尚不完善。绿色金融全流程包含了多个投融资环节,并且覆盖企业、银行、政府、评级机构、证券市场等多个金融主体,信息不同步会加剧多元主体之间的道德风险。最后,由于绿色金融增加了第叁方绿色认证等环节,相对于传统金融产品而言,融资过程则更为繁琐。二者叠加使中国绿色金融的投融资吸引力未得到充分激活。

  四是绿色金融市场准入与认证等规则尚不健全。当前,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相关制度规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支持项目目录,二是发行指引。相比国际流行的绿色债券标准及规范而言,其它配套制度规范的建设相对缓慢。由于绿色债券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容纳发行-认证-评级-承销-投资-监管-市场平台等多个方面),因此,缺少对参与方的制度安排无益于绿色债券的长期稳定发展,也无益于施展绿色债券对绿色低碳项目的融资支持功能。从长远来看,这样的不同无益于中国绿色金融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绿色债券作为新兴的金融工具,在全球低碳转型进程中将施展重大作用,其成长潜力巨大。对国际话语权的不利影响,或会影响中国参与制定全球性的标准(如绿色债券规范、实现跨国绿色债券融资与绿色主权债券的应用等),从而无益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前景。

  推动实现绿色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目前中国绿色金融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需要通过顶层设计,逐步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尽快实现绿色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并充分施展绿色金融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严格绿色金融立法制度,积极引导社会投资者参与,增进绿色金融市场扩容。相关部门需要出台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对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与开展做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规范绿色金融业务流程。在执法进程中,需要形成多向监督,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与银保监会充分履行职责,从而推进绿色金融业务的开展。在适时适度的绿色金融融资优惠政策下,引导施展社会投资人的积极作用,增进市场扩容。在施展融资优惠政策作用的同时,通过完善企业ESG信息披露规范,健全社会责任投资评价体系,提升相关评价机构的评估能力及数据管理能力,为社会责任投资者提供可度量的绿色项目投资价值,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绿色金融投资。

  其次,构建绿色金融风险监督体系,提高各类金融机构的参与度。近年来,金融机构的环境风险有所凸显。在投融资项目中,污染企业可能由于环境要求提升而无力偿还银行借款,容易将环境风险转嫁给商业银行,影响银行的信贷资产安全。商业银行需要构建严格且权威的危险评估标准,提高管理能力,引导资金流入绿色低碳项目中。尽管绿色金融政策是为企业清洁融资提供借款便利,但企业对金融机构的依赖也有可能提升债务风险。因此,也需要鼓励企业谨慎把握资产负债情况,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和商业信用等多种融资渠道来筹集资金,分散贷款风险。证券公司与保险公司则需要重视环境污染项目投资的相应环境风险,应当积极为低碳企业提供承销与保险服务。

  另外,开拓多类型的低碳融资渠道和方式,重视绿色金融区域异质性监督管理,形成高效规范的绿色金融融资业态。由于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统一的政策安排其实不能因地制宜地增进地方绿色金融业务开展。因此,应当增强环境信息披露,重视区域异质性监督管理,扬长避短,施展比较优势。为增进绿色金融长足发展,需要明确各地方政府、地方环境保护部和地方银保监会的具体工作内容,通过政府顶层设计、专业人才引进、金融机构主导、多地方部门协作来共同推进绿色金融向纵深处发展。

  最后,推进绿色金融生态建设,施展金融科技、国际合作的助推作用。发展和增强绿色金融对实体产业的作用,根本目的在于为碳达峰和碳中和提供绿色转型服务。因此,需要将绿色金融与其它碳金融资产、可持续金融资产有效配合、相互协同,增加全社会对绿色金融融资的切实需求度与投资的热衷度。

  另外,在全球化、数字化建设的长期环境下,绿色金融作为新兴金融工具,应当积极施展金融科技的作用,降低融资风险,提升融资效率,融入全球绿色金融体系中,并依靠中国强大的低碳转型需求,推动全球绿色金融的发展,形成中国绿色金融的关键“话语权”。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9-9【信息披露】5家企业同日被证监会立案 - 合规信披是可持续发展基础
 ● 相关资讯专题
信息披露】  【投资者】  【监管部门】  【上市公司】  【资本市场】  【证监会】  【可持续发展】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